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集美学村南薰楼启动修缮【组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门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南薰楼搭建经过特殊处理的脚手架。

  工人在修缮木门窗。

  修缮垂脊。

  柱头和挑梁的彩绘灰塑装饰图案精美,是南薰楼的一大特色。(资料图)

  集美学村风光。(资料图)

日前,集美学村地标建筑、曾经的全省第一高楼——南薰楼正式启动保护修缮工程,预计7月完工。

这是集美学村南薰楼群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工程的一部分。整个工程修缮范围包括延平楼、南薰楼、黎明楼和道南楼,总建筑面积27637.9平方米,已于去年8月28日开工,目前已完成延平楼和黎明楼的修缮。为不影响正常教学,道南楼将于7月动工,预计9月完工。届时,南薰楼群将以崭新面貌迎接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

南薰楼群沿海而建,其中最为醒目的当属南薰楼——作为陈嘉庚生前亲自主持督建落成的最后一栋建筑,1959年落成后就成为全省第一高楼,整整二十年无“楼”超越。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底蕴深厚的人文内涵,让其成为嘉庚建筑的经典代表和集美地标建筑。2006年,南薰楼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四栋楼作为集美中学的校舍仍在使用。

据传,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厦门时,曾漫步在南薰楼前,他赞叹道,到过世界很多国家,还没有见过像集美中学这么漂亮的地方。

如何保护墙体?

槽钢+落地式双排钢管

对脚手架进行特殊处理

去年,集美中学对南薰楼群进行了一次“大体检”。

“这些老建筑已有六七十年历史,檐口长期受潮,植物扎根生长,根茎对穿至檐口,造成钢筋锈蚀、檐口开裂等现象,有水泥掉落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木结构门窗开关不灵活,受白蚁侵害,油饰脱落比较严重,有碍观瞻。”本次工程的施工单位福建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席应新说,本次工程对建筑地面、墙体、屋面、木门窗、装修及油饰等进行修缮,对檐口和高层外挑的断裂石梁局部进行加固维修处理,并进行外露台防水工程施工。

南薰楼平面布局如飞机造型,两侧附楼似展开的双翼凌云腾飞。如此高的建筑,且是异形结构,搭建脚手架存在非常高的难度。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避免破坏古建筑墙体?施工单位邀请专家现场考察,经过科学论证,对脚手架进行特殊处理——底部支撑用槽钢代替普通的木垫板,立面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结构,连墙件通过门窗洞口拉结,并在室内增设双排钢管脚手架格构柱。

如何修旧如旧?

请非遗传承人修复灰塑

力求还原原貌

本次工程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的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保持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修旧如旧,需要用到大量嘉庚瓦,而嘉庚瓦早已停产。“因为不同时期嘉庚瓦的形制不一样,无法大批量定制。”席应新说,工人搜寻了厦门、漳州、泉州的古建旧货材料市场,终于在泉州的一处旧货市场淘到了合适的嘉庚瓦。听说有老旧建筑要拆除,他也会派人到现场搜罗嘉庚瓦。

一般而言,同一栋楼的嘉庚瓦形制是基本相同的。在每栋楼施工前,施工方都会先从屋顶取下一块嘉庚瓦,去市场寻找同样的瓦片。目前,本次工程已使用了各种样式的嘉庚瓦近3000块。

南薰楼建筑的一大特色是,柱头和挑梁的彩绘灰塑装饰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经历风雨洗礼,部分灰塑褪色受损。灰塑是闽南传统建筑常用的一种装饰工艺,以壳灰为主材料,在建筑物墙壁、屋脊、门楼上创作形如圆雕和浮雕的装饰,再施以彩绘,精彩夺目。

不过,如今会这种古法技艺的匠人已经很少见了。施工单位请公司内部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山,对南薰楼群的彩绘灰塑进行修缮,力求还原原貌。

点击

南薰楼档案

建设背景

陈嘉庚亲自主持学村建设 抱病坚持巡视南薰楼

1950年后,已回国定居的陈嘉庚亲自主持集美学村建设,除了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校舍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南薰楼、道南楼、黎明楼等就此拔地而起。延平楼也是在这期间得以重建。

陈嘉庚对扩建集美学校十分认真,无论规划、设计,还是备料、施工、经费开支、工人生活等,都亲自过问,既注重质量,又力求节约。

南薰楼建设期间,已届高龄的陈嘉庚身患疾病,不听医生劝阻,强忍病痛,离开医院从北京回集美督导巡视南薰楼等建设。

为何叫南薰楼?

源于诗歌《南风》 寄托对新中国的祝福

相传虞舜《南风》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薰楼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南薰楼落成时,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以“南薰”为这栋楼命名,寄托着陈嘉庚对新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祝福,以及对学生在和煦的教育环境中天天向上、健康成长的希望。

为何盖南薰楼?

原计划建“百尺钟楼” 为集美渔民导航报时

早在1921年延平楼开建时,陈嘉庚就提出要“并建百尺钟楼,以为入境标志”的想法。后来,这个设想体现在南薰楼的设计理念中——在南薰楼第十三层墙面上空着个大圆洞,原本拟放置大时钟,在顶楼的风亭处预放置千瓦大灯。陈嘉庚希望南薰楼不仅是集美学校校舍,还能作为集美渔民的导航灯塔,同时让师生和往来村民得知时间。

可惜的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大钟和大灯没能按原计划装置,但陈嘉庚先生热爱家乡、为民着想的义举却在附近渔村中广为流传。

有何设计巧思?

以竹筋替代部分钢筋 创新“一楼两翼”格局

从南薰楼的建造过程,也能体会到陈嘉庚先生长于勤俭和勇于创新的品质。20世纪5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不发达,钢筋紧缺。陈嘉庚大胆创新,采用竹筋替代部分钢筋,以减少钢筋用量。他让人将竹子加工成2.5厘米宽的竹条,经过熏烤,再涂上桐油,既能增加竹筋的韧性,又能防虫蚁侵蚀,在建筑层板的时候,在两根钢筋中插一根竹筋。1959年8月23日,厦门遭遇12级台风,南薰楼抵御住正面袭击,安然屹立于集美学村东南隅。

集美学村其他校舍建筑多是规整的“一字形”或“L形”,而南薰楼是立面呈“山字形”,两侧与主楼成60度夹角。原来,集美学村处于丘陵地带,建南薰楼照惯例要先把一个小山头平整成平地。但当时施工全靠手挖肩挑,削山头不但浪费土地,还要多投入大量的劳力和资金。陈嘉庚因地制宜,采用东翼单独一地平、主楼与西翼同一地平的设计,创造了一楼两地平——东翼四层、西翼五层的建筑格局,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与自然环境更加融合。

“陈嘉庚从泉州南安、惠安招募了一批手工艺人参与南薰楼建设,为他们提供生计。”集美中学总务处副主任周呈韬说,南薰楼所有的“出砖入石”结构里的石头,都是这些能工巧匠亲手雕琢的。后来,有的工人留在集美,在集美中学退休。

相关

南薰楼群各有特色

南薰楼最高 道南楼最长 延平楼最早

黎明楼:

黎明楼是南薰楼的配套建筑,于1957年动工,1958年建成。楼顶露台护以灰塑造型围栏,前面正中镶嵌镌刻“黎明”的青石楼匾,旁边彩色泥塑“雄鸡报晓”栩栩如生,两边角楼的山墙上各塑着一口大铜钟,寓意闻鸡起舞,珍惜时光。该楼名寄托了陈嘉庚敦促学生刻苦学习、报效家国的愿望。

南薰楼:

南薰楼于1955年动工,1959年落成,主楼高54米,在建成后长达20年时间里都是全省第一高楼。南薰楼全部用细纹花岗岩建造,绿瓦飞檐,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立面装饰,都为集美标志性建筑。

道南楼:

如果说南薰楼是以高取胜,道南楼则是以长见称——9段式布局,以主楼为轴心,两侧各4座对称的一字形组合建筑,通面宽176米。始建于1954年,1964年竣工,陈嘉庚生前亲自主持开建。当人们在厦门大桥和地铁列车上进出厦门岛时就能看到它的倩影,要走到龙舟池的南岸才能把它全部收入镜头。

延平楼:

延平楼是南薰楼群中建成最早的建筑,于1921年12月奠基,1922年9月落成。陈嘉庚对延平楼的兴建十分重视,在奠基时亲自撰书《集美小学记》。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岛,延平楼首当其冲,几成废墟。1951年,延平楼在原址重新设计建设,1952年底竣工。(来源:厦门日报)

相关新闻
集美学村音乐 SHOW年终盛典上演

台海网12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学村之星闪耀龙舟池畔,2023“听见集美”厦门集美学村音乐SHOW年终盛典暨龙舟唱晚音乐节,16日、17日在集美龙舟池南堤公园举行。   16日的年终盛典现场,为“学村之星选拔计划”原创赛道和翻唱赛道的十强优秀选手颁奖。至此,本年度“听见集美”正式收官,全年举办59场线下音乐演出活动(含启动仪式、毕业季音乐会和2场大...

80名户外爱好者“穿越”集美学村

台海网11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舒远 通讯员 刘德英 陈思红)11月26日,80名户外徒步爱好者从嘉庚公园命世亭出发,穿越学村,漫步嘉庚故里……这是2023年集美学村定向穿越赛的一幕。   本次赛事由集美区文旅局、集美校委会指导,集美学村体育协会主办,集美鳌园景区协办。赛事吸引了16支代表队共80人参加,其中集美大学、集大诚毅学院、厦门海洋学院等“嘉庚系”...

“嘉庚精神”历久弥新 海内外共弘扬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嘉庚精神”发源于福建厦门,形成于争取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连日来,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系列活动在“嘉庚故里”厦门市集...

陈嘉庚后裔“嘉庚故里”重温“嘉”国情怀

“110年前,陈嘉庚先生怀抱着教育兴国宏愿,创办集美学校,缔造集美学村,他为集美学校的发展和集美学村的建设可谓‘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回到“嘉庚故里”厦门市集美区,陈嘉庚后裔参访团一行23人认真倾听着“集美学村——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展览志愿者的讲解,不时驻足拍照。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

​116幅高校大学生“嘉”作在厦门集美展出

首届“嘉庚杯”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作品展开幕式(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10月18日下午,首届“嘉庚杯”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作品展开幕式暨林金定美术奖学金颁奖典礼在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展览展出作品116幅,展期将持续至11月6日。 厦门市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