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曾经热闹繁华的古驿一样
灌口镇的深青古驿历经沧桑
渐渐静寂
然而
作为闽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驿站
它的存在仍然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壹 古驿的前世今生
深青驿站坐落于
灌口镇深青村的西北侧,
见证了历史上
闽南交通的巨大变化。
南宋时期,深青驿的前身是鱼孚驿。
那时为了完善漳泉驿道(漳州至泉州)上的邮驿设施,朝廷在同安县境内设了两处驿站,除了大同驿(在今同安区大同镇),另一个就是鱼孚驿(在今集美区灌口镇鱼孚村)。
到了元代,鱼孚驿移建于深青村,方才改名为深青驿。
到了元代,这里是宋元漳泉古驿道上的一个中间站,配有驿使和士兵50名,骏马50匹。每当远处急促的马头铃声响起,警觉的驿使便会立即起身,牵马待命,等着风尘仆仆的人马将文书带到……
如今,繁华落幕,
古驿给人们留下了
深青桥和驿楼两部分遗址,
经过明清两代的屡屡修葺,
得以保持完整的姿态。
深青桥主体长25米,平均宽2.99米,高3.7米,五孔四墩。重修于康熙年间,续建于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
村里熟谙深青历史的林得时老人说,交通的本意就是与人方便,如今的深青桥除了遗留下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之外,仍然发挥着方便交通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古驿谢幕,而它还没有。
漫步石桥,周围风景旖旎,古榕掩映着层起的屋檐,远处群山环绕,默然威严。身后,古驿楼连接着旧时的驿口街,而放眼远方,新国道蜿蜒前行,旅人不再在此换乘,而是匆匆前行,留下一路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