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清末美军大白舰队访厦影集展出

38张原版蛋白影像,见证厦门作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历史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康泽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2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32场展览,集结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策展人、100多位艺术家,2100多件作品亮相,昨日上午,2023(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正式开展。摄影季相关展览在主场馆集美艺术中心、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以及厦门、福州的美术馆和艺术院校同步举办。展期持续至2024年1月21日。

  其中,本年度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藏家故事”单元,关注亚洲影像艺术的收藏者和收藏机构,呈现展览《历史的第三只眼》。由策展人肖瑞昀带来,展出收藏家刘钢珍藏的清末美军大白舰队访厦影集。

  该影集收录了记录1908年美国舰队访问厦门全过程的38张原版蛋白影像,是厦门作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历史见证。展览的重点不在于构建宏大叙事,而是挖掘影像视觉上的微观史。

  刘钢告诉导报记者,这套影集他收藏于2005年,影集像纪录片一样,从搭设迎接场所,到开办欢迎宴会,再到访问结束,详细记录了事件始末,让大家看到了百年前厦门的景色,也记录了中美两国交流的历史。

  展览还呈现了厦门藏家陈亚元先生收藏的大白舰队访厦相关物件。在展出的《1908厦门欢迎美舰纪念品目》一册中,详细记录了厦门招待访问团的每日菜单。其中,一道“路笋冻”的菜名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经陈亚元本人解释,以及导报记者采访多位民俗专家确认,这道“路笋冻”就是现在的“土笋冻”,二者应是闽南语谐音。

相关新闻
70年后翻阅老照片 读懂志愿军的笑容

这是一张70年前的照片。 照片中12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整整齐齐地站成前后两排,前排有两个战士举着锦旗,大家对着镜头笑得都很开心,好几个人脸上甚至都笑成了一朵花。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张战士们为了庆祝立功而拍下的照片,那可想简单了。他们就是创下一个班打掉敌一个王牌团...

28幅蛋白照片展现150年前的鼓浪屿

台海网6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金龙)近日,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成功征集了一组1870年代蛋白照片数字化副本进馆,填补了该馆档案征集方面的空白,捐赠者为厦门收藏家陈亚元。此次征集进馆的老照片数字化副本共计28幅,全面展示了150年前鼓浪屿及厦鼓两岸的城市风貌,对研究厦门建设发展变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蛋白照片”指需要用蛋白来制作的照片,底片以玻璃...

郑成功主题历史影像展 部分老照片首次公开

台海网6月1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昨日,一场以郑成功文化为主题的历史影像展在中山海景广场负一楼厦门美璋影相馆开幕。   本次公益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市民可免费观展。展出的照片包括四部分:1982年福建各界在厦门庆祝郑成功收复台湾320周年大会;1982年至1985年鼓浪屿郑成功塑像奠基及落成的全过程;郑成功生平古迹的历史...

一见·从一张老照片,看总书记与青年的故事

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人们常说,青年什么样,未来就是什么样。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青年和青年工作。 25日,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

老照片里的鼓浪屿风貌,你见过吗?

■老照片《鼓浪屿鹿耳礁》   ■老照片《升旗山和鹿耳礁》   台海网4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厦门历史影像研究会副会长陈亚元拍下9幅珍贵蛋白照片,都是拍摄于19世纪80年代的厦门及鼓浪屿景象。记者昨日看到了其中三幅老照片,影像保存完好,非常清晰。   这三张照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