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了解升级版湖里教育(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教育集团

湖里实小的“二宝”

背后:集团化办学模式让好学校越来越多

两年前,湖里实验小学有了“二宝”——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挂上“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附小校区”的牌子。

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湖里实验小学为龙头学校,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成为湖里实小教育集团的一个校区。

这是湖里区首个教育集团,不过,它成立时,一度让不少人疑惑:这是教育要产业化了吗?

这是误解。事实上,湖里区成立教育集团的想法很单纯:老百姓都想在家门口上名校,但是,现实还是有些落差,还是有些学校无法达到要求。如果沿用现在的办学模式,普通学校要在短时间实现蜕变,不借助外力,是不大可能的。

湖里区成立教育集团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家门口学校成为好学校的进度,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领头组建办学集团,带动区域内普通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用大白话说,就是把优质学校好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复制“移植”到集团里的普通学校,让高品质学校遍地开花,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半年后,湖里区更多学校和湖里实验小学一样,有了“二宝” ,不过,“家庭”组织不一样——湖里区的教育集团分为两类:一类是组建“核心校+提升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除了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还有厦门金安教育集团“金安小学+吕岭小学”;湖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湖里中心小学+东渡第二小学”;华昌教育集团“华昌小学+天安小学”。第二类是“核心校+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金尚教育集团“金尚中学+尚文实验学校”和南山教育集团“厦门第三中学+南山实验学校”,就是这类性质。

当然,教育集团并不是湖里的首创,但是,现在看来,湖里区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创办路径和模式,例如,只设一个总校长,总校长被赋予很多办学自主权,包括人事、财务;总校长有调配集团学校老师人事权利,只要报区教育局备案就可以。

换句话说,湖里的教育集团有别于常见的小片区管理模式,小片区管理是隔着学校校门进行各种交流,但是,教育集团相当于“拆”了学校墙壁,让集团里的学校无缝对接。

湖里实验小学校长汤丽莹说,这一“拆”,也“拆除”了家长的焦虑——以前湖里实小溢出生源派往附小,不少家长有顾虑。

当然,这不仅是挂上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牌子,汤丽莹说,两个校区的师资、课程、教研、活动、评价等,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工作。

湖里区教育局说,两所学校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主张学校的办学特色还应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学位是为了解决“有学上”,教育集团最终是为了解决“上好学”。

民办校提质

“单刀赴会”的德育主任

背后:公办民办学校“1+N”结对

两年前,厦门三中德育主任林志坚走进金尚路林后社的湖里区博林民办学校(简称“博林学校”)——在博林学校和厦门三中建立结对关系,林志坚被派到博林学校,代表学校为民办校“把脉开方”。

林志坚是湖里区当年派出帮扶的八位中层干部之一,每所民办学校一位。当年,湖里区启动民办学校提质工程——采用公办民办学校“1+N”帮扶模式,区教育局从公办学校指派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到民办学校蹲点帮扶。

这里有个背景,由于历史原因,湖里区的民办学校基本上都是“老破小”,与此同时,湖里区有不少城乡接合部,房租相对便宜,因此在这些民办校里,聚集一大批外来人口,这两个因素叠加,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个挑战。

湖里区认为,在民办校学习的外来娃,都是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也要尽可能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

此次民办校提质工程,是亲密型帮扶——公办学校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教育资源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全方位的扶持。在博林学校,对于林志坚,起初,有的老师有点紧张:“他是不是来挑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终于放下心来:“林老师是真心来帮我们的!”

在林志坚等人出发到民办学校驻点时,有人形容他们是“单刀赴会”,事实上,他们背后有强大支撑。

以林志坚为例,他每周回学校向校长汇报博林学校的近况,探讨学校管理问题。两校的亲密无间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三中老师到博林学校开展同课异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名师授课等活动,同时,加强对博林学校常规检查和听课学习以及教案作业检查等。开学初,三中的军训团队免费为博林学校新生开展军训拓展活动,甚至三中食堂的师傅对博林学校食堂的师傅都进行了手把手培训……

现在看来,这轮公办民办学校结对还有一个好处,公办学校联络人为民办学校带去了资源。林志坚时任湖里区政协委员、民盟厦门三中支部主委。他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平台,帮博林学校解决了几个难题,比如说,隔壁民宅天台上有间废弃的铁皮房,有安全隐患,被顺利拆除。

更多的支持力量源源不断加入这所民办学校:湖里区市政园林局与学校共建,在操场边种下黄花槐等树木;共建单位民盟厦门市委会近期帮助改造教室灯光;湖里消防大队和枋湖社区分别为学校派来消防教官、送来灭火器……

公办民办学校“1+N”结对,把民办学校办出新高度。与此同时,湖里区还通过民办学校年检、绩效考核、小片区管理、公民办结对等创新举措,促进民办学校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缩小公办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现在,湖里区已有7所民办学校已全面提升办学条件,6所民办学校升级为一级民办学校。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3年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 厦门16所学校拟通过 包括湖里区这些学校

2023年拟通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的学校名单已出炉。近日,省教育厅开始公示名单,全省共526所学校,其中厦门16所。 此次厦门上榜的16所学校包括7所小学和9所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具体名单如下: 厦门市海沧区芸景实验小学 厦门市湖里区东芳民办小学 厦门市湖里区国光学校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厦门市深田小学 厦门市思明区玉秀小学 厦门市翔安...

校园普及急救教育的必要性在哪里?专业人士这样说

11月14日,教育部官网公布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新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实现了学校类型的全覆盖。第一批试点试出了什么?试点持续推进中,如何避免流于形式?共同关注:急救教育,从娃娃抓起! 校园普及急救教育,必要性在哪里?首批试点前后有何变化? 安徽省...

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我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力度

记者近日从省财政厅获悉,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我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力度,安排资金32.7亿元,比上年增长8.22%,引导和支持我省改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聚焦“保基本、补短板、提质量”,资金具体用于落实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水平,特别是推...

教育部:义务教育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

记者2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鼓...

今年福建省计划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万个

24日,省委宣传部“稳经济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增进民生福祉专场一)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福建省计划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5万个。 2023年,福建省计划改造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公办幼儿园150所,以此推动缓解“大班额”问题。继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多渠道补齐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缺口。加大对县域高中的支持力度,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