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论坛活动现场 林铭鸿 摄
闽人与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闽商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践行者。闽商对福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闽商闯荡全球的历史显现出典型的海洋文化特质,成为闽文化的代表者之一,而福建也成为中国海洋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
包含闽商文化在内的闽文化,是如何连接世界,塑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福建形象”的?如何深入提炼闽商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世界更好“品味”福建?
11月12日,2023厦门国际海洋周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焦“海洋人群:闽商文化与世界”这一主题,从华人社会、传统文化、航海装备、海上贸易等不同领域进行深入研讨。本次论坛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主办,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承办,设置1个主论坛、3个平行论坛和相关实地考察活动。
“闽在海中”: 向海图强的福建故事
《山海经》载:“闽在海中。”
长达3752公里的陆地海岸线、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彰显着福建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襟山带海的地理特征,促使闽人自古以来牧洋为田、与海共荣共存。
在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时平看来,“闽在海中”除了是福建的地理特征,更说明福建社会与海洋的关系。
“在农业经济时代,海洋为耕地有限的福建人提供了盐渔之利和海上运输,带来了航海贸易及迁徙移民社会现象。”时平说,“闽在海中”让福建先民形成的观念,不是控制,而是通过航海来开拓贸易和移民,“这更多体现了生存、发展的认知”。
经过研究,时平还发现,福建与“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的关系非常密切,在郑和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中,福建扮演了浓墨重彩的角色。郑和选中福州长乐作为下西洋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港,在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间,船队往返驻泊长乐达4年之久,船队在此补充给养、招募水手、修造船舶,留下许多珍贵历史遗存。
与此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闽南人参加了郑和下西洋活动,主要涉及船队领导、军人、领航者、水手及保障人员等,反映了闽人在航海事务中的突出作用,且带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其中,还出现三位闽南籍船员移民海外,这也反映了闽人特有的地域文化观念,即通过民间航海活动向海外移民、寻求发展。这是“闽在海中”观念的一种体现,也是向海图强的福建故事。
“海舟以福建为上。”福建造船业历史悠久。宋元时期,福建成为全国造船业中心之一,福船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运用最为广泛的船型之一。到了明代,福船成为我国航海木帆船的三大类型之一,民船的质量甚至超过了官船、战船,一些国家纷纷来福州造船、修船、买船。
暨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刘正刚认为,福船由民船进入战船序列,成为明代海战利器,并被广泛使用和仿制,不仅说明福建造船技术的高超,更表明福建海洋社会的活跃。
晚清时期的福建船政,更是传承历代福建海洋文明优秀传统,开辟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造船业基地,成为中国“向海图强”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