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专家纵论“厦语片”电影发展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西晨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为传承“厦语片”文化,推动厦语片与华语片电影产业融合发展,2023第三届“后厦语片时代”主题研讨暨“经典永流传”戏曲电影露天展映惠民周活动10月31日至11月6日在思明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海峡两岸电影交流工作委员会、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厦门市思明区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厦门市思明区电影电视家协会承办,福建省电影动画协会、两门狮(厦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厦门市领航柘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执行。

  11月1日上午,2023第三届“后厦语片时代”之“厦语片与华语片电影产业融合发展”主题研讨活动在厦门华侨大厦举办。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山西省委联系服务的高级专家、国家一级编剧杨志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董丹弟,第三届“美丽中国”电影剧本征集终评委、贵州省委宣传部重点主题出版物电影剧本集《光影华章》主编兼电影编审陈常青,中国电影家协会海峽两岸电影交流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邓晨曦分别进行主题发言,就“厦语片”电影创作的硬核、“厦语片”电影剧本审读中的问题和现象、从“厦语片”电影鉴赏角度谈剧本创作等方面进行深度阐释,引来阵阵掌声。

  此外,10月31日至11月6日每晚7点,主办方还在龙山文创园开展“经典永流传”戏曲电影露天展映惠民周活动,共展映闽南高甲戏曲《玉珠串》等7部电影,受到市民欢迎。(来源: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

相关新闻
首部“厦语片”《荔镜传》下月展映

台海网12月3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张玉露)“厦语片”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兴盛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逐渐消失,曾在东南亚一带风靡一时。   为传承和发展“厦语片”,昨天上午,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海峡两岸电影交流工作委员会、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厦门市思明区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全年金鸡、全城...

“厦语片”曾风靡港台及东南亚

台海网1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不久前,讲述“厦语片”辉煌过往的本土电影《旦后》在国内院线上映,引发众人关注。“厦语片”孕育于厦门,发展于香港、台湾,传播于闽南华侨众多的东南亚各国,历经30余年,孕育出了400余部佳作。今天,晨报记者就带您一起了解她的“芳华”。   “厦语片”诞生有良好土壤   “厦语片”即“厦门话电影”。据专家介绍,之所以叫...

厦门百年电影展:从光影历史中 遇见美好未来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厦视新闻报道 早在上个世纪初,电影作为“舶来品”就已经来到厦门,在随后的时间里,厦门与电影邂逅、交融,激荡出了新的火花。近日,国贸控股集团在厦门高崎机场举办了一场“厦门百年电影展”,为往来的旅客,讲述百年来,厦门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1928年,位于厦门田仔墘的“中华茶园”为招揽顾客,开始放映美国喜剧短片以及《宝莲历险记》等电...

电影《旦后》展现“厦语片”风采

台海网10月3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首部南音题材电影《旦后》在厦门举办全国首映开幕式。此前,这部电影刚刚获得2020年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新锐影片奖。   据悉,《旦后》是首部讲述南音题材与厦语电影历史的院线电影,以“一代旦后”林波儿的传奇成长故事为主线,反映上世纪中叶福建乡亲远赴香港拍电影的历史面貌。其改编自作家黄宁同名小说,由导演...

咱厝导演的首部全闽南语电影《蕃薯浇米》全国上映

女主角杨贵媚喜欢泉州浓浓的人情味 台海网1月11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首部闽南语对白的电影《蕃薯浇米》于本周五在全国上映。作为咱厝导演叶谦跨界的第一部作品备受关注。据记者了解,泉州已经有很多电影爱好者买好票等着周末进影院看看设计师镜头下的闽南风情。 在电影上映之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