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谈心代替说教 关爱呵护成长

“师德标兵”张阿珍,热爱“每一个学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艺轩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1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陈捷 通讯员 陈显鑫 赵宏伟/文采访对象供图)

开栏语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在2023年厦门市教育系统单项奖“师德标兵”的评选中,翔安区有多位教师收获荣誉。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即日起,海峡导报将开设“翔安教育:学习身边榜样”专栏,连续报道“师德师风标兵”先进事迹,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模范先进人物,树立“身边榜样”,以此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让我们走近这些榜样教师,领略他们的风采!

  走进高三年级教师办公室,张阿珍正坐在桌前和学生谈心。孩子们亲切称她为“珍妈”,并乐于向她倾诉学习压力大、思念父母家人等各种心绪。在她看来,“多与学生谈心、用谈心代替说教”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的最好方式,而师德高尚的老师不是只爱“少数学生”,而是要爱“每一个学生”,努力读懂学生内心、让学生得到关爱,是她多年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人物名片

  张阿珍,厦门市新店中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老师,一级教师。曾获厦门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翔安区优秀教师、翔安区优质教学奖等荣誉称号,参与多个区级和校级课题研究并撰写发表多篇CN级教学论文。

1

言传身教 与学生交知心朋友

  张阿珍常年担任班主任,不断探索如何将班级管理得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她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网格化模式,让班级事务“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她还通过一言一行带动、感化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年来,张阿珍管理的班级在各项评比中稳居前列,多次获评优秀班级。

  学生们说:“张老师看到地面上有垃圾,总会弯腰捡起。这样的动作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之下,同学们也格外注重卫生问题。张老师把这当作她自己的‘家’,但凡班级缺少电池、挂钩、小绿植时,她总会第一时间补上。她还记得我们的生日,会送上暖心礼物。”

  张阿珍所带的班级里,寄宿生超过三分之二。张阿珍经常会去宿舍溜达一圈,在生活上给足学生关心。一次,有位同学因放在宿舍阳台上的牙杯牙刷被大风吹走而伤心哭泣。张阿珍得知此事后,很快拿了一套牙杯牙刷给该同学,并鼓励她“不要轻易被小事击倒,要做生活的强者”。

  在张阿珍看来,“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是她的一大“法宝”:“师德的核心是爱,老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很多高中生看似长大成人,实则孩子气十足。用‘说教’方式教导学生并不合适,我选择和学生交朋友,多表扬他们,真正从内心上予以触动,让他们更能接受我的引导和建议。”

2

务实勤奋努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说起自己的教学风格,张阿珍形容自己是一名“务实的严师”:“我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每周都会出题组织两三次课堂小测,并逐题批改。针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再与学生沟通交流,督促他们牢记重点知识,鼓励不断进步,做到学有所获。”

  为及时遵循课标的最新要求,平日里张阿珍认真钻研,带领同组老师查找各种资料,就教材改动之处进行整理,以文档的形式分享给学生们:“孩子们都很喜欢刷视频,而政治学科又与时政热点密不可分。我会搜索与时政热点有关的视频放给他们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让他们了解了时事。”“做人,是伴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在张阿珍看来,老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们知识,还得教会学生做人。她深知高中是孩子们求学生涯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人生观念的树立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帮助与引导。于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张阿珍会充分利用政治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传播正能量,还会在班会课上通过融入小游戏、组织大讨论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学生,让正确的思想观念深入孩子们的内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