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学生身着汉服,行“成童之礼”
台海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芯谊 通讯员 郭珏莹 许洋 方绿璇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供图) 盈翠深处,莲花疏影,这里是厦门第二实验小学诞生的摇篮。市二实小的教师个个都是善于栽花的“花匠”,坚持着“崇和、明思、尚美、笃行”的校训,培育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和美少年,诠释着“和天地之大美,共生命之精彩”的办学理念。
1
育人如栽花 设置“四季课程”
育人如栽花,既要用心浇灌,也要包容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的校花是使君子花,学校以使君子花的“扎根、萌芽、展叶、绽放”为启发,将德育课程定名为“四季课程”,并穿插入学季、入队季、成童季和毕业季这四个阶段的“四礼课程”。四季成长图鉴德育课程群是市二实小《使君花开》特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市二实小“和美少年”四大品质的养成为核心任务,让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进阶,呈现出生命自觉的成长。
有爱,就有勇往直前的底气。每年7月毕业季,市二实小六年级毕业生会在这天打开两封信——一封是一年级入学礼时为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另一封来自父母,诉说着为人父母的幸福和殷切期盼。毕业典礼上,百余名孩子的毕业证书都由市二实小校长陈燕华带领的教师团队和退休老校长亲手颁发,因为在市二实小的教师眼中,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弥足珍贵。
这份对母校的不舍之情,来自于对老师们六年来循循善诱的感激,“四礼课程”的成童礼就是证明之一。今年学校成童礼的主题为“拾岁礼,少年志”。6月1日这天,四年级的学生身着汉服,行“成童之礼”。鼓乐齐奏,少年们阔步走过文枢门,寓意成童。为了守护这份传统仪式感,各班班主任也换上了汉服,在案桌前为学生净手行礼,寓意求学应心无旁骛,亦表示对师长的尊重。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值得收藏,十岁成童礼作为人生的第一章,开启了告别童年、明礼知爱的新篇章。
2
花开会结果课程的辐射力量
被爱,才明白如何爱人。市二实小以活动为载体,将爱的能量迸发到校园中,将热能输送进市二实小的每个家庭。学校的一年级新生都要准备一本活页册,作为《爱的纪念册》,收录六年间的文字、照片、物件等。在一次次关于“爱”的节日中,纪念册变得丰厚,孩子们的心也因爱而更加充盈。
市二实小的“四季课程”从学生视角出发,尊重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德育活动的长程化、阶段性设计,将各类活动分为“年级活动”与“学校必选包”,在学生的共性中发掘个性。
重阳节这天,学校给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布置了6个不同的主题任务,观察和回馈长辈的付出。根据各学段的生情,主题任务分别为:定格——和爷爷奶奶合影,陪伴——共同出游,记录——观察长辈的一天,付出——亲自下厨或做家务,撰写——为爷爷奶奶做一次专访。其中,六年级学生化身“小记者”,采访了自家长辈的人生经历和心愿,为他们写下一份情真意切的“报道”。六年级的刘同学在“访后记”中感慨:“爷爷总为家人下厨却从不说累,他就是我们家的大人物!”当家中默默付出的长辈不再隐形,感恩便不再是空谈的概念,而是孩子们主动加入家庭劳动、开口表达爱意的行动。
学校名片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办校37年以来,荣誉墙上记录了满满的奋斗史与光荣史:省级示范校、省文明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教育教学质量奖。2012年9月,高起点高站位创办展城校区。2022年,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成立,核心校、展城校区、莲前分校、前埔北区小学合作共生。学校基于“和美·共生”办学理念探索出独具学校精神内核的发展模式,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完善教师发展新路径,将教师培养与育人模式进行双线、双向融合,促进师生持续发展,逐步从优质学校走向学术型、创新型、共生型的卓越学校,建构起师生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