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第十一届厦港送王船文化节”王船开斧:中马嘉宾共同见证 12月7日王船化吉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午间新闻广场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3年,是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三周年,也是“第11届厦港送王船文化节”的举办年。为了传承“送王船”非遗文化,昨天下午,“厦港送王船”开斧仪式,在沙坡尾拉开帷幕。


下午四点,厦港龙珠殿王船展示馆里热闹非凡,来自厦门和马来西亚的嘉宾,掀开了“厦港送王船”的龙骨幕布,王船制造师傅,用斧头在王船龙骨象征性的劈砍动作,寓意“厦港送王船”的造船工程正式开始。据了解,厦门“王船”的建造都是从龙骨开始的,这根长约4米的龙骨,可以建造一艘长约8米的王船。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 黄锡源:这根龙骨非常重要,等同于人的脊梁骨一样。这也是我们的福船、中国古造船技术和外国船的最大的差别化。因为我们是有龙骨的,都是用全部木质的,里面的配置和它里面的结构,跟古福船几乎是等同于,这也是保护跟传承我们古福船的造船技术。

现场,厦港龙珠殿和马来西亚勇全殿还签订了友好协议,缔结为兄弟宫庙,双方代表互赠礼物,希望今后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互动。

马来西亚勇全殿王船主任 颜泳和:我们会加强两国的来回(交流)次数,对传承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来就是两国联合的申遗,继续加强,对两个宫庙都有好处。

厦港街道沙坡尾社区党委书记 许长忠:两地宫庙之间的友好交流往来,共同传承我们的非遗文化,让我们非遗文化提升世界可见度。

记者了解到,“第十一届厦港送王船文化节”巡境踩街以及王船化吉活动将在今年12月17日举办。(来源: 午间新闻广场

相关新闻
中马“送王船”世遗文化碑暨吕厝华藏庵王船展示馆揭牌仪式在同安举行

2023年10月24日上午,中马“送王船”世遗文化碑暨吕厝华藏庵王船展示馆揭牌仪式,在同安举行,近千人参加了活动,现场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记者稍早前发回的报道。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同安区西柯街道吕厝社区,这里正在举行的是中马“送王船”世遗文化碑暨吕厝华藏庵王船展示馆揭牌仪式。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活动一开始进行了舞龙舞狮等相关民俗表演。随后,嘉宾们一起...

船模拼接 带你了解“送王船”

“天黑黑要落雨,海王船要出岛,阿爸出海去讨鱼,阿母烧船送王船,一送金银和财宝,二送粮草摆酒桌,三送神明去护保……”这首曾在闽南和台湾地区沿海流传的歌谣,讲述的是中国闽台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送王船”。 钟宅畲族王船模型 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

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港澳台专线】(台海观澜)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中新社福州7月6日电 “闽台‘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带着两岸年轻人亲近‘非遗’,去倾听、去记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羽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年轻人应该加深文化交流,更深入地了解脚下的土地和文化。 资料图为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

壮观!千人“送王船”祈平安

▲夜幕即将降临,准备“送王船”   台海网1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通讯员 林洁 江佳鲲 文/图)12月19日,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传习点之一的漳州开发区石坑社区保泉宫举行“送王船”活动,上千名当地群众齐聚保泉宫,自发参与这项活动,共同见证这三年一...

漳州开发区千人“送王船”

台海网12月20日讯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 12月19日,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传习点之一的漳州开发区,在石坑社区保泉宫举行“送王船”活动,上千名当地信众簇拥着将精雕细刻的王船送至海边焚烧。“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2020年成功列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