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10月回“嘉”!不一样的大学20岁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梁静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嘉闻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林佳未 安予心/图)从“回‘嘉’吗”到“回吗”,看似问句的越发省略,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心有灵犀;从“回”到“一起”,并非只是同个意思的不同表达,而是“我们”的深情相拥!10月21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将迎来建校20周年校庆!进入10月以来,该校遍布全球的校友、学生及家长、曾经在学校工作过的教职工等各界人士纷纷相约回“嘉”,同庆20年荣光,共赴至善远方。

  他们以“嘉”人相称,一声“嘉”人,一生“嘉”缘;他们秉承“止于至善”的嘉庚精神,踔厉奋发,闪耀各自的人生路。 

暖心

本周末母校庆生 超五千“嘉”人相约回“嘉”

  校方介绍,截至10月16日,已有超过5000名校友、130名曾经在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等各界人士确认将从五湖四海回到嘉庚学院。“收到‘嘉’里发来的邀请函,心潮澎湃,‘那些年的光景’一下子扑面而来!”现为重庆鼎圣佳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的张呈祥律师曾经在嘉庚学院工作多年,本周末,他将带着太太和一岁多的孩子全家一起回“嘉”。2007年至2012年期间,他先后在嘉庚学院学工部、人文与传播学院任职,后来回到1500多公里以外的重庆开始了自己的律师生涯。“想带着家人回‘嘉’看看昔日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还有那些年住过的丰庭宿舍,我家人也想看看我曾经工作过的美丽校园。”张呈祥说。“忆往昔,您曾在‘嘉园’洒下辛勤的汗水,您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让他们懂得尊重、理解和努力的重要性;看今朝,学校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您当年的无私奉献与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会永远铭记您的贡献。虽然您已经离开了嘉庚学院的工作岗位,但您永远是我们大‘嘉’庭的重要一员……”校方向20年来曾经在该校工作过的教职工寄发邀请函,邀请永远的“嘉”人届时回“嘉”,参加以“铭记初心 自强不息 守正创新”为主题的校庆系列活动,以及校方为之专门准备的叙旧交流会和晚宴。

走心

精心准备校友歌会 永远守护10年前的承诺

  校友部分,校方发的邀请函主题为“重返嘉园,重温‘嘉’梦”。目前,校方已为即将归来的孩子们准备了校庆纪念品、文化衫、餐券以及包括校友歌会、校庆晚会在内的各类精彩活动。其中,校友歌会是该校每年10月的固定嘉年华,它源于10年前的一个承诺——2013年,该校10周年校庆时,王瑞芳院长与校友们相约,此后每年母校校庆期间都要回“嘉”,为她办一场演唱会,用歌声点燃水上音乐广场。“我从上海回‘嘉’,10月21日上午飞来,10月22日中午就返沪上班。”校友谢宸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行程上的“匆匆”,他早早定了机票,满心想着回“嘉”,回去那个浪漫的地方,“见见想见的大家,吹吹栖霞湖畔的风,坐在水上音乐广场前的小山坡,好好地、完整地看一场演出……”谢宸说,离开嘉庚学院,走入社会,自己越发向往浪漫带来的享受和意义,而这种浪漫,是嘉庚学院给予的。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特别策划了“重回宿舍”活动,邀请校友回“嘉”重温那些年单纯美好的大学生活。据了解,本次宿舍统一为标准四人间,共600个床位(男女各300个),配有空调、热水器、床上用品及部分生活用品(含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拖鞋、一次性口杯、牙膏、沐浴露、洗发水、衣架、撑衣杆、抽纸、电蚊香)。目前,经线上申请、系统随机抽取,600名幸运儿已产生。

用心

历经20年跨越发展 交出亮眼“成绩单”

  2003年10月,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历经20年跨越发展,嘉庚学院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合格适用的人才;连续12年位列腾讯网教育产业价值榜独立学院榜首,连续3年位列“金平果”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并先后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最具国际影响力独立学院”“国际化办学典范高校”等称号;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七轮总排行榜中,位居全国本科类高校第186位;2018年,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中,该校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福建省综合性大学第四名,毕业生晋升总监级高管人员占比高居福建省综合性大学第二名;2019年,在《福建省本科高校单位满意度报告》中,该校位居福建省本科类全部高校前五;2023年,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发布的院校满意度数据中,该校综合满意度并列排名全国第二十、环境满意度并列排名全国第一……

  作为一所以“不一样”著称的大学,嘉庚学院的“不一样”是核心办学理念的特别——以学生为中心;是自由与创新——在中国大陆率先设置教师答疑、春秋假、教研活动周、考场随机排座/蔽名改卷等制度以及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实践教学周、为教师提供独立办公室等;是改革与探索……而对所有“嘉”人来说,她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滋养人心的有情、有才、有趣。

相关新闻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迎新再现“全家总动员”

◆廖新媛同学(左五)和她的超级“游学团”   台海网8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嘉闻/文 樊雨昕/图)两部车、3个家庭9个人从广西出发,于昨日抵达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昨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迎来4000多名2023级本科新生,像这样的“游学团”成为一大亮点。   今年该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今年计划招生4690人

台海网6月1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嘉闻)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发布2023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54个专业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4690人。其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为今年新增专业。另外,在计划数分布方面,省外计划招收2560人;福建省内计划招收2130人(普通类1942人、艺术类188人),较2022年增加30人。   在录取原则方面,该校根据生源...

剪瓷雕艺术文化研究中心落户嘉庚学院

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举办剪瓷雕艺术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据悉,剪瓷雕是东山岛寺庙建筑中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也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剪瓷雕通过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瓷片,用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具有色彩鲜...

走进4位00后“嘉”人的成长故事,读懂身边的新时代青年

台海网6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嘉闻 朱鲜艳)谁还不是个孩子呢?人们眼中的孩子们——“千禧一代”“00后”们说:“我们不是!”百年前,李大钊先生曾在《新青年》中寄语彼时的年轻人:“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一代人有一...

植树播绿 厦门这所学院又种下55株风铃木

台海网3月19日讯(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嘉闻)近期,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大片黄花风铃木迎风怒放。黄花风铃木原产于中南美洲,是一种先花后叶的植物,花冠似风铃,三五朵簇拥成花,婀娜多姿,微风一吹,便摇下一地“黄金”。 该校从3月1日开始启动这个春天的植树播绿工作,共种植乔木228株,涵盖15个树种。其中,黄花风铃木55株、串钱柳35株、凤凰木29株,刺桐等其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