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传承乡音乡情 从娃娃抓起

厦门市华昌小学深耕闽南文化教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芯谊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比赛(华昌小学供图)

  台海网9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芯谊 通讯员 郭珏莹 李敬华 方绿璇)厦门市华昌小学始建于1946年。这所77岁的老校是湖里人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因其“以人为本,和谐尚雅”的理念,还因其“崇德乐学,和谐奋进”的校风。华昌小学的校园小,一眼就能望尽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几株梧桐和芒果树,师生却坚定自信地说:“虽然校园小,但我们的心很大。”

  这份心向世界的开阔,与华昌教育集团胡慧玲总校长近年来全力传承和倡导的“和雅”教育办学理念有密切关系。秉持着“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内涵,学校深耕闽南文化教学,并与五育深度融合,以本土文化见世界,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践行着传承与弘扬乡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名片

  厦门市华昌小学位处特区凤湖,几经沧桑,三易其名:先私立“益群”,再而“湖里小学”,后定名“华昌”。校园文化从“和谐”到“和美”走向“和雅”,构建了“文化”“师资”“课程”三大支柱,依托“学雅,拓雅,儒雅”三大课程体系,形成“和而雅”“小而精”“雅而韵”的教育生态。乘上“厦门华昌教育集团”新航船,承载“闽南文化”新品牌,“和雅”杏坛共耕耘,奋力奔赴“省文明校园”新航标。

1别样的“三语”教学 闽南语从娃娃抓起

  厦门的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与闽南文化相关的社团,但做到体系化教学的学校鲜有。华昌小学就位列其中,是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特色校、首批市级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湖里区歌仔说唱传承基地校。

  华昌小学处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周边闽南语环境好,同时还有闽南文化教研团队和两位优秀的引领者——张昱云老师和杨宝珠老师。其中,张昱云老师是厦门市首批“闽南话水平测试员”。这对学校普及闽南文化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闽南文化浸润着华昌小学,给予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然而,许多孩子刚入校时一句闽南语都听不懂,还有的不是闽南人。为了让闽南文化走进学生心中,华昌小学开启了独树一帜的“三语教学”。除了普通话和英语外,从一年级开始,学校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规划出固定课时,开启闽南语“零基础”教学,再逐步将教学内容扩大到读册歌(现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绘本、歌仔戏说唱。很多学生不到毕业就能用闽南语流利交流。

  华昌小学教师杨宝珠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学校有责任将闽南文化发扬光大,让闽南文化从娃娃抓起,在传承中丰盈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新老厦门人的融合,延续乡音乡情。

2闽南文化玩转课堂

五育“一网打尽”

  对于华昌学子而言,闽南语是趣味和欢乐的标志,大课间时有闽南童谣皮筋操《跳彩虹》,闽南童玩节时可以抽陀螺、丢沙包、踢砾子,还能在课上“拎哋”(喝茶)、搓汤圆、包春卷,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华昌小学全体同仁达成共识:致力于闽南文化的普及与融合。在不断探索下,闽南文化普及的情景式教学由各类育人活动为点,先行编撰了《闽南文化校本课程》,为全学段进行长程化、分阶段的教学设计,并以其为线,以渗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为面,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化闽南文化教学体系。

  为了让闽南文化深入融进课堂,学校开创了“文化长廊——看得见的闽南文化”“学说学唱——听得见的闽南声音和看得见的闽南舞蹈”“童玩童趣——玩得欢的闽南记忆”“种植加工——认识闽南的植物和尝得鲜的闽南小吃”多个主题课,场景式展现闽南文化的魅力。而后,又主持了“闽南文化锦歌传承”课题,将实践与研究并进,为专业化的闽南语教学创设条件。

  今年,由华昌小学陈雅华副校长主持的区级课题《五育并举视域下闽南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实践研究》已经立项,五育融合再创新局面。9月底,张昱云老师领衔的“闽南文化工作室”将揭牌成立,“诗词闽南方言吟诵”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项目传承人工作已进入考察阶段。

相关新闻
两岸青少年结对子研学体验闽南文化

台海网8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杨思萍 程婷婷 实习生 刘钰晴 王若晗/文 杨程俊/图)为探索闽南民俗文化及促进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8月8日,以“文化交融·艺同脉动”为主题的第三届闽台1+1海峡两岸(厦门海沧)青少年闽南文化探索夏令营,在海沧百姓院子举行开营仪式。   据介绍...

140名台胞在厦门集美研学体验闽南文化

7月16日,参加研学营的两岸同胞在开营仪式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付敏 摄 2023年集美区两岸研学体验营16日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开营,包含140名台胞在内的210名两岸同胞将在4天3夜的行程中体验闽南文化。   据介绍,今年研学体验营主题为“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分为...

走进蔡氏古民居 探寻闽南文化

台海网6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素婷 通讯员 洪薇)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感受闽南文化独有的艺术气息,近日,厦门市思明区青商会组织企业家代表前往南安市探寻闽南文化大观园“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近距离感受闽南地区古建筑的巧、美、秀、雅。   通过参访学习,青年...

高甲戏电影《玉珠串》首映 助推闽南文化走出去

5月19日,戏曲电影《玉珠串》在福建泉州举办首映礼。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泉州5月19日电 首部将闽南文化瑰宝高甲戏搬上银幕的作品——戏曲电影《玉珠串》,19日在中国著名侨乡福建泉州举办首映礼。   “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种,高甲戏‘能美能丑,亦庄...

集美区特教学校挂牌闽南文化“双创基地” 非遗“跳加官”走进特教校园

台海网5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舒远 通讯员 陈季玉 黄坚定)5月12日,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第三个“双创基地”在集美区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基地将发挥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专业和人才优势,根据集美区特殊教育实际,协助学校设立闽南文化社团、开设闽南文化课程、传授闽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