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戴上VR眼镜漫步在元宇宙空间里的“鼓浪屿三丘田码头”。
《小城春秋》沉浸式影视小镇街景效果图
孩子在后江埭口袋公园观看文字记录。身后的墙边,是可以模拟海浪的多媒体互动装置“Echo回声”。(资料图片)
特房波特曼七星湾酒店“元宇宙婚礼”场景
观众体验“镜界|Meta C”元宇宙APP,“数字分身”可在元宇宙中参与赛事体验。
海峡创新大会“2023数字文旅论坛”主题演讲现场
近年来,数字化已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强大引擎,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名胜古迹、博物馆、美术馆、商圈等公共文化娱乐空间,纷纷尝试打造数字文旅融合场景,激活消费新动能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在文旅市场回暖的今年,“数字文旅”成为本届文博会最突出的关键词之一。
展馆内,文博会首次设立5000平方米“数字文旅主题馆”,汇聚百度智能云、云从科技、中国移动咪咕、阿里元境等众多国内头部数字科技企业,展示“文化+科技”“文化+数字”融合发展成果。
海峡创新大会“2023数字文旅论坛”上,各参展数字技术和文旅运营企业代表人受邀发表主题演讲,集聚行业智慧,分享技术实践、交流成功案例,以跨界新视角共话如何以科技力量突围文旅产业的困境,共同展望文旅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美好前景;海峡创新大会“创新生活与数字文旅投融大会”汇集了多个优质的文旅创投项目进行路演推荐,特邀多位两岸学界业界嘉宾,包含优质文旅项目及投资方,助力优质文旅创新应用落地。
在展会上亮相的这些项目,有利用新科技和艺术审美去讲好城市故事的艺术创作团队,有致力于运用尖端数字光影技术重新演绎中外经典艺术品的沉浸式光影艺术展,有从巨型奇异花植中汲取灵感的数字光影景观装置,有计划集结国内(含港澳台地区)青年手艺人打造的非遗生活文化平台……为现场投资方等嘉宾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看到数字文旅的更多可能性。
不论是在展览、论坛、路演还是沙龙,数字文旅的时代脉动引人共振。记者深深感受到,目的地、景区、品牌、从业者以及各级文旅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更符合文旅行业特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进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布局。
数字技术让传统IP年轻化
面对从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Z世代”“千禧世代”群体已成为消费主力军的情况,文旅企业积极通过元宇宙、虚拟空间、全民共创等新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新奇体验的要求更加迫切。
来到文博会现场参观的厦门女孩小李,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大三年级,属于“Z世代”群体的一员。“在文旅消费的倾向上,父母辈可能很难理解,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很多人会愿意为了数字藏品买单,比如去年我就买过一些博物馆推出的数字盲盒。”
博物馆可能是目前数字化转型最成功的传统文旅场景之一。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数字藏品,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圆明园等上线的数字藏品销量均十分火爆,不输以往的实体文创周边产品。线上的云端直播、云游看展,数字盲盒、游戏皮肤等娱乐产品与博物馆IP的联名,线下的VR/AR展陈方式、博物馆剧本杀等等,也都深受年轻人欢迎。
“年轻人对创意比较看重,哪怕是同样珍贵的展品,有创意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和互动体验项目会更加分。我去过的一些数字化文旅现场,比如说成都博物馆‘云想衣裳’展览,遇见博物馆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都是通过3D光影技术试图还原文物的古老场景,能够增加观展的沉浸感,其中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会让我印象更深刻。”小李说。
一些优质文博机构在数字领域的探索还开发出一些更直观且能兼具文教意义和经济效益的互动项目,例如“云游敦煌”小程序中,用户可在线上参与“为壁画填色”游戏,不仅了解壁画知识,还可以选择资助特定洞窟壁画修复;用户还可以线上DIY专属的“敦煌诗巾”并下单购买。这一创意项目一经上线,一个月内就有300万用户参与,产生近25万件DIY作品。
年轻人热衷“国潮”的趋势唤醒了古老的传统IP,数字新技术使其更加年轻化。
厦门也开始积极尝试文博数字化转型。近日,由故宫博物院和鼓浪屿管委会主办的“心写治平——乾隆皇帝御笔书画特展”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出,由中国移动咪咕为展览提供5G+XR技术支持的数智观展体验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进馆体验。用户在鼓浪屿户外展位即可一键开启前往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到馆后,“时空穿越门”、乾隆皇帝数智人“亲临”特展现场等空间AR氛围的渲染,让用户在进馆的瞬间感受如临画境。展位上,点击数智卷轴,便可获取展品的详细介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还有VR复原的“御书房”数智空间,一秒穿越回书画作品的诞生地,体验乾隆皇帝盖章的乐趣。
厦门市博物馆也线上开设“3D文物”栏目,借由数字技术,观众不必在场就能观赏到藏品细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依托裸眼3D技术,融合运用多媒体沙盘、滑轨屏互动等多媒体综合展项,设计了多处历史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