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尧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三学生
杜佳尧算是个“练家子”,自小习武,目光灼灼,身体壮实。导报记者也从他身上看到了超乎同龄人的沉着干练。
杜佳尧
这个大三的暑假,他依旧很忙,忙着勤工俭学,跟着机构的老师全省各地出差,办会场、搬物料,为即将到来的大四学年赚取学费,也希望通过努力,为将来的就业抢占先机。
勤学苦练拼出一片新天地
勤学苦练 习得一身武艺
清晨4点半,母亲江泰华就要起床,不管刮风下雨,每日如是。
她是马銮社区扶摇社的环卫工人,负责村里的卫生保洁。
2个小时后,杜佳尧起床,开始锻炼。晨跑、爬楼、蛙跳……这是他习武多年养成的习惯。“小时候因为胖,经常被人欺负。”杜佳尧回忆,母亲便让他去练习武术,从跆拳道学起。“既能强身健体,也能保护自己。”他说。
不过,刚开始的体能训练,加上魔鬼“劈叉”,就把小佳尧“练吐”了。“扎马步一蹲就是十来分钟,太累了。”他萌生了退意,母亲帮助他坚持了下来。“她说,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这句话,至今激励着杜佳尧。面对不同困境,他都始终相信,坚持才有意义,都会坚持下去。
习武带来身体上的诸多变化,加上身边人的鼓励,杜佳尧也变得越来越自信。高中时,他考上传统武术强校乐安中学,继续习武深造。
八极拳、南棍、跆拳道……杜佳尧勤学苦练,如今多项武艺加于一身。
勤工俭学 为母亲分忧
父亲早逝,母亲靠着微博的收入,将杜佳尧拉扯大。
懂事的杜佳尧,一有空,也会帮着母亲上街打扫卫生。特别是过年时,鞭炮纸铺了一地,佳尧便和母亲连夜清扫,替母亲分担重担。
上了大学后,杜佳尧也早早开始勤工俭学,为母亲分忧。他结合自身所学,在杏林、同安等地,兼职武术教练,手把手传授孩子们武术基本功。
看着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杜佳尧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武术的种子,传承中华武术,弘扬武术精神。”他说。
这个大三的暑假,他还跟着教育服务机构的老师,全省各地跑,办教育活动,备材料、搬物料。
“母亲常教育我,要好好做事,每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杜佳尧说,希望将来能够结合武术培训等特长,投身教育行业,助力更多青少年成才。
社区说
多渠道零距离关爱困难群体
马銮社区总人口约4.8万。社区多渠道零距离关爱困难群体,努力提升社区困难群体的幸福感。
针对社区困难人员,马銮社区成立了帮困领导小组,带头与困难群众帮扶结对。
同时,社区还开展项目帮困,缓解困难家庭子女高中、大学阶段的就学困难,针对本社区户籍的在册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初升高学生给与500元助学金,应届高考升学本科录取给与助学金 3000元;应届高考升学大专录取给与助学金1500元,当年考入研究生给与助学金4000元。
爱心助学直通车
如果您有意奉献爱心,与我们携手助学,为困难学子雪中送炭,可拨打导报热线968801与我们联系。
爱心助学捐款账户
户头:厦门市教育基金会
开户行: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营业部
账号:129960100100016660
咨询电话:0592-228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