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爱心助学|笑对生活磨难 努力创造明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余健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王一宁

  台海网7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文 沈威/图)   海沧区贞庵村位于九龙江口北岸,嵩屿街道南部,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隔海相望。在这里,"好家风"吹遍万户,哺育着文明新风。

  我们来到小学生王一宁家中,看到了这个女孩的自强和自立,小小年纪却勇于担当。

  我们来到中学生彭耀萱家中,看到了这个家庭的努力和乐观,相依相伴风雨同舟路。

  尽管生活给他们带来磨难,两个孩子却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乐观的心态,牢记作为学生的本分,脚踏实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正是这种拼劲,让两个孩子成为同学的好榜样,让老师、家长感到放心、开心。

王一宁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五年级

  酷暑天气,王一宁没有待在空调房里享受暑假,而是顶着烈日来到她家附近的海边卖水。小小的个头,扎着马尾辫,不急不躁地反复询问路过的市民和游客,需不需要买水降温。但凡有人愿意停留向她买水,她就会真诚致谢。

  自从爸爸患病后,家里的生活来源只能靠妈妈打零工获取,卖水这样辛苦的工作,成了王一宁每个假期都会做的事。

  暑期刚刚过半,她的皮肤已经晒黑了不少,但只要能为父母分担,她就毫无怨言。

父亲患病小小年纪分担家庭重任

独立自律

父母无暇照顾,年幼的她早早学会独立

  从前的王一宁,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名汽车工程师,收入可观,母亲全力照顾父女俩的生活,陪伴女儿成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直到无情的病魔降临到王爸爸身上,漫长的治疗过程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家庭的经济重担落到了王妈妈肩上。“现在我每周需要上医院做三次透析治疗,孩子她妈妈一人打三份零工,有时白天和晚上都要出门工作,女儿的生活起居和学习大多要靠她自己。”王爸爸说。

  父母的辛苦,王一宁看在眼里,年仅10岁的她早早学会了独立。父母都不在家时,她能够自己做一顿简单的饭,帮忙做好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学习上,她始终严于律己,自觉完成课内外练习,不让父母操心,学习成绩基本保持在年段前100名。即便是暑假在家,她也能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至少学习五六个小时。

打工赚钱

假期海边卖水,为父母分担经济压力

  王一宁居住的贞庵村距离嵩屿客运码头不远,每逢周末和暑假,沙滩上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替父母分担经济压力,王一宁加入了海边小商贩的行列。

  每天下午三四点钟,王一宁便拖着装满冰镇矿泉水的小推车,前往海边沙滩兜售。小篮子大约能装二三十瓶矿泉水,顶着烈日拖着矿泉水走几步,很快就汗流浃背。两三个小时下来,能赚上几十块钱。“这两三年的假期我都在海边卖水,有时也跟着妈妈挖蛤蜊去卖,确实很累很辛苦,但可以多赚点钱给爸爸治病,我觉得很值得。”王一宁说。

  看着在海边游玩的孩子们,王一宁也常常心生羡慕。学习之余,她对游泳很感兴趣,却舍不得花钱去学。懂事的她只想着,自己省一点、多赚一点,爸爸妈妈就可以轻松一点。

彭耀萱  厦门市海沧区鳌冠学校初三毕业生

  来到彭耀萱家中时,一尘不染的室内环境首先引起导报记者的注意。因为从小患有多重疾病,彭耀萱所处的地方必须保持高度整洁、温度适中,这对承担家务的妈妈提出了很高要求。

  不仅如此,彭耀萱还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请假、上医院如同家常便饭。

  面对复杂的病情,彭耀萱一家却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相信:只要不放弃希望,明天永远会更好。

笑对疾病用乐观心态驱散生活阴霾

病情特殊

对家人的悉心照顾心怀感恩

  利落的寸头、干净的校服、灿烂的笑容,眼前的彭耀萱热情大方,招呼着导报记者进门落座。

  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穿着短袖裸露出的皮肤,有严重的脱皮、泛红现象,过敏特征很明显。原来,彭耀萱从小患有重度支气管哮喘,由于先天体质问题又引发重度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虽长期服用药物并接收靶向控制治疗,仍然难以根治。“天气太冷、太热、太干燥,身体都会受不了。所以在外不能过度运动、不能进入密集人群,在家里不能接触灰尘、不能吃辛辣食物,高温天气都要全天开空调和风扇保持清爽。”提起自己的病情和禁忌,彭耀萱丝毫不忌讳,反而感谢起家人:“爸爸开滴滴早出晚归很辛苦,奶奶和妈妈非常精细地照顾我的生活,就连哥哥也迁就我的饮食,大家凡事都以我为重,让我感觉很幸福。”

  这般特殊的病情,带给全家人的烦恼不止于此。一旦彭耀萱病情发作,便要立刻向学校请假就医,家人们则第一时间来接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可计数。

心态良好

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挑战

  虽然时常请假就医,大半时间只能在家独自学习,彭耀萱的成绩在年段总是名列前茅。他与导报记者分享,是高度的专注力和强烈求知欲,让他在学习中如鱼得水。

  面对初中繁重的课业,彭耀萱注重学习方法,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学习之外,他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小到地上的蚂蚁,大到天文地理,甚至对摄影、中医、风水等兴趣十足。

  今年中考前,彭耀萱因病请假了好几周,全靠自主复习,最终取得了702分。“这个分数不如预期,考不上心仪的高中,我要好好利用假期弯道超车。”彭耀萱说,他已提前自学高一课程,并阅读多种书籍,学累了就练字背单词,每天都安排得很充实。

  当问到他为何总能保持良好心态,笑对生活和学习的挫折时,彭耀萱和家人不约而同地答:“乐观是最重要的。”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勇敢地接受考验,善待自己、善待彼此,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感动。

社区说

广泛开展帮扶工作营造互帮互助氛围

  目前,我们贞庵村总人口约1.2万,全村有9户低保户,2户特困户,4户低保边缘户。

  一直以来,贞庵村党委秉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广泛开展困难群众帮扶。不仅党员干部、乡贤带头对重点人群、困难家庭等开展结对帮扶,村干部、网格员也通过常态化巡查,发现、关注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尽力做到应保尽保。

  每年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我们还会对困难退休人员进行慰问走访,同时链接社会资源,引入专业社工组织,挖掘志愿者骨干,在全村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爱心助学直通车

如果您有意奉献爱心,与我们携手助学,为困难学子雪中送炭,可拨打导报热线968801与我们联系。

爱心助学捐款账户

户头: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开户行: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营业部账号:129960100100016660咨询电话:0592-2288483

相关新闻
【2023海峡导报“爱心到家”助学活动】跨越生活的沟壑 点亮崭新的生活

台海网7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林加祥 文/图)厦门环东海域的海风,掠过古老的后田船坞,吹拂着后田社区连绵的红砖古厝群。后田社区书记林国阳说,后田是传统渔村,居民以往都以下海捕鱼为生,现在都实现了转产转业。如今,居民们多从事第三产业,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

【2023海峡导报“爱心到家”助学活动】“好好学习,报答爱我的人”

台海网7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林振桓 文/图)即将到来的9月开学季,对于来自同安区美林街道潘涂社区的“准大学生”林晨炜而言,既兴奋又憧憬。他说,迈上大学之路,就离他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他的梦想很简单——好好学习,认真上完大学,找个好工作,报答爱他的人。 ...

【2023海峡导报“爱心到家”助学活动】保障房社区飞出两只“金凤凰”

▲连昊、郑尚恩在金安社区居委会接受导报记者采访   台海网7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林泓 实习生 吕茁 文/图)685分!666分!   最近几天,金安社区的居民们奔走相告——今年,社区里有两名学子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一名已确定被北京大学录取,另一名报考了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