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创家校文明互动 解青春期难题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打造“筼筜系”家庭教育品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芯谊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家长在工作坊模拟亲子沟通

  台海网7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芯谊 通讯员 郭珏莹 周鸿坚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供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教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厦门市第十一中学作为思明区家庭教育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十一中将提升家庭教育实效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打造“筼筜家长工作坊”“筼筜家长讲堂”“筼筜读书会”为抓手的“筼筜系”家庭教育品牌,促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名片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创办于1982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厚德求真”为校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办学成果丰硕:荣获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首批初中示范校、省文明校园、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省级平安校园、省绿色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截至2022年,学校已连续22年荣获厦门市、思明区“教育教学质量奖”,是厦门百姓心目中的“放心校”“优质校”。

1

打造家长工作坊 育智慧型家长

  中学生处于探索自我、逐渐独立的青春期,一系列的身心突变常让家长不知无措。又因为家长无法第一时间得知孩子在校内出现的学习与人际交往问题,焦虑情绪和信息差的双重压力让家庭教育难度升级,亲子关系轻则变得敏感,重则剑拔弩张。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很早就察觉到构筑家校共育平台的重要性,“筼筜家长工作坊”应运而生。家长工作坊采用自主报名制,每期可容纳20名家长参加,自2018年开办以来一直受到家长认可。家长工作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类似问题,以“线上+线下”模式,一期多节开设家长研讨会,提倡“善良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和技能,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育智慧型家长。

  工作坊开设“青春期孩子的有效养育”主题课题,心理教师刘庆尧邀请家长两两一组模拟亲子沟通的场景,而后教授管教工具,例如给孩子一个拥抱,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运用幽默感表达等。场景设置和角色扮演让家长理解到孩子的行为和感受,专业化的知识则为家长提供行动指南。家长陈红说:“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管教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能体会现阶段孩子的心理特质,也能利用管教工具和孩子更融洽沟通,不再有那么多纠结和无奈。”

2

开展家长讲堂与读书会助亲子共成长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许奇升说,如果家长工作坊是“对症下药”,那么借力优秀家长赋能学生的“筼筜家长讲堂”则可以比作“治未病”,搭建亲子共读平台的“筼筜读书会”更能起到“强筋骨”的功效。“筼筜系”家庭教育品牌鼓励家长用爱与尊重接纳孩子,正确对待成绩的起伏,同时倡导家长坚持学习,在言传身教中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好方法,一起与孩子完成青春期蜕变。

  十一中长期与家长保持良性沟通,家庭教育团队中不仅有专门的心理教师、骨干班主任及社会专业人员,还有优秀家长的身影。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在家长讲堂上分享经验,助力“跨年段”沟通平台的搭建。“青春期·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讲堂结束后,一位家长感慨道:“筼筜家长讲堂给我很大的触动,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接纳她暂时未开花,哪怕开不了灿烂的花,在我眼里也是最特别的那一朵。”

  “筼筜家长讲堂”不仅对家长讲,也对学生讲。学校邀请各行业优秀学生家长,以职业奋斗、职业规划、职业与人生等视角向孩子传递成长奋进的正能量,进而激励孩子努力求知。

  继“筼筜家长工作坊”“筼筜家长讲堂”之后,学校还推出“筼筜读书会”,通过亲子共读一本书,达成心灵相通、精神共鸣的良好亲子相处和谐境界。

  在实践中,十一中汇编了《四十遇上十四》家庭教育案例集,为家庭教育提供家教经验。学校还通过公众号与家长群等途径,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视频和文章,传递新家教理念。

相关新闻
“咱厝”入童心 家园伴成长

台海网6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芯谊 通讯员 郭珏莹 黄诗亮/文)厦门思明实验幼儿园以“和·美”理念为指引,秉承“团结、奉献、求实、进取”园训,打破传统的以幼儿园为主体、家庭配合的家园共育模式,开创“和·美家庭文化”家庭教育新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充分利用地域文...

爸爸坐牢妈妈残疾 女儿无人抚养咋办?厦门中院发布涉未成年人刑事典型案例

台海网6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芯雅 陈捷 杨希 通讯员 厦法)爸爸打人被判刑,妈妈残疾,上初三的女儿谁来管?未成年人因琐事持刀伤人,该当何罪?如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近日,厦门中院发布涉未成年人刑事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敲响警钟。 案例1 爸爸打人妈妈残疾,女儿谁管?   此前,被告人王某驾驶电动三轮车行驶至集美区滨水青少年宫门口路段时,...

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已成离婚案件中高发事件 官方明确不得以此争夺抚养权

“当前,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已成为离婚案件中的高发事件,这一现象既是司法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农根30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当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向社会公开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在介绍这份司法意见的特色及亮点时,段农根说,人民法院积极能动司法,在意见制定过程中,加强调研,...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这批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值得借鉴

5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发布第二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本批案例集中呈现了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联合妇联、关工委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为各地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走深走实,推动相关制度机制健全完善。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6件,既有未成...

煽动放大“教育焦虑”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招生“套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