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2023年厦门市绿海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夏令营7月12日-13日顺利开营。来自厦门六区约300名师生,在为期2天的夏令营活动中,通过绿海鸥大课堂、趣味运动会、环卫基地探秘、科普馆参观等形式,进一步激发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树立低碳生活观念。
有奖问答
分类知识现场学
12日一早,2023年厦门市绿海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厦门第一中学举行。仪式上,主办方为全市各区代表队授予营旗。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绿海鸥“垃圾分类文明行动”主题征文及校园微拍大赛也进行现场颁奖。
在随后的绿海鸥垃圾分类知识大课堂中,厦门市环保讲师林时蔚将外卖餐盒、快递袋、水果泡沫网套等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带到现场,形象展示了“低值可回收物”有哪些,并现场开展有奖问答,进一步巩固了师生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参观环卫基地
看垃圾处理与再生利用
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儿?它们如何循环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同学们深入垃圾分类处理基地,亲眼见证“垃圾变形记”。6支队伍分批参观海沧再生能源发电厂、大件物资处置中心和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讲解员为同学们全方位介绍厦门垃圾分类处理的全流程。
在湖里区、集美区等环卫科普馆中,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厦门生活垃圾从产生到资源再利用的全过程,一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收获满满当当的干货。新学期到来时,同学们还将作为垃圾分类宣传小能手,到各班宣讲见闻与收获。
如今,厦门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绿海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夏令营将陪伴一届届学子,见证绿色低碳接班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