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推动“非遗在社区” 厦门举办百场民间文化活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端午期间,百场非遗讲堂、非遗市集、非遗展演展示展览、非遗互动体验等活动,将深入厦门全市各社区、各传习传承基地集中举办。

  其中,厦门市群众文化学会牵头厦门各社区、相关文化机构和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等,在近50个社区开展非遗大课堂等宣传展示和互动体验等社区专场活动。

  21日晚在厦门举行的“非遗在社区·百社计划”启动仪式公布了上述消息。活动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厦门市群众文化学会、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翔安区新圩镇人民政府承办。

  截至目前,厦门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0项,被命名的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172名(在世)。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魏峰表示,当前,厦门的非遗保护工作正由“非遗进社区”向“非遗在社区”转变,通过以社区内生力量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将非遗留下来,扎根社区,弘扬于社区。

  启动仪式上,厦门市群众文化学会、厦门漆线雕技艺(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等分别与相关社区签署“非遗在社区·百社计划”战略合作协议,举行儿童美学交流空间授牌等。当晚,厦门市文旅局还发布2023“‘粽’情端午乐游厦门”十条端午小长假专属旅游线路,推出系列文旅融合的产品,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乐活厦门游”的独特魅力。

  本次“非遗在社区·百社计划”的启动仪式所在地是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拥有拍胸舞、新圩鹅肉烹饪技艺等多项非遗项目,还有国家地理标志的古宅大蒜和乌山青葱、“凤梨穗”龙眼干、东寮豆干等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产品,更有新圩民俗文化品牌“三子”文化。

  近年来,翔安区利用优秀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结合文化下乡等活动,将非遗项目引入群众日常生活。(来源:中新网 彭莉芳)

相关新闻
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厦门启动“非遗在社区·百社计划”!

台海网6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吴菲 文/图)让非遗更好地回归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昨晚,厦门“非遗在社区·百社计划”启动仪式在翔安区三五丘七彩田园举办。“非遗在社区·百社计划”将在社区里积极开展内容形式...

晋江市非遗馆即日起对外免费开放

昨日,记者从晋江市文旅局了解到,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即日起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9:00。   晋江市非遗馆位于晋江市文化中心一楼,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晋江唯一一个综合性、集中展示晋江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常设性主题馆。展馆以“人文记忆璀璨晋江”为主题,分为序厅、主展区及结语三部分,其中,主展区包括城韵、...

第十一届“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在厦门举行:品茗听乡音 非遗传亲情

昨天下午,以“技同习”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同名村 心连心”联谊活动在我市举行。两岸同名同宗村代表、少数民族代表、村里长代表与两岸非遗传承人等共200多位嘉宾一起品茗听戏,共话两岸血脉亲情。 全国台联会长、台盟中央副主席郑建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台联会长江尔雄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以“技同习”为主题,分为“一叶同根”、“枝繁叶茂”、“共谱华章”...

青商言商谋发展 鼓浪屿上话非遗

台海网6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雪梅)6月8日,在鼓浪屿申遗成功6周年之际,由思明区工商联、共青团思明区委指导,思明区青年企业家商会主办,厦门市青企联、集美区青商会、翔安区青商会、湖里区工商联青委会、朝鹭学堂、鼓浪屿街道协办的“青商言商·探索世界文创的商业发展”青...

龙舟“村赛” 一水同舟解乡愁【组图】

6月15日,两条龙舟在车陂村车陂涌竞渡(无人机照片)。   自农历四月初八“起龙舟”开始,广州地区就开启了划龙舟、迎端午的年度大戏。6月15日,车陂村12条龙船在车陂涌进行龙舟竞渡。   广州车陂,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20多万常住人口的城中古村,其传承的龙舟文化极具代表性。“车陂龙舟景”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车陂街社区里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