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活动本周末走进厦门版“茶马古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磊 刘彦玫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5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刘彦玫/文 陆军航/图)考古“大咖”在厦开讲。上周,厦门市博物馆连续举办4场考古主题讲座,受到爱好考古市民的热捧。

  这4场讲座同时拉开了“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活动的序幕。这个周末,活动即将带领15名“考古体验员”走进位于厦门同安的前格半岭古道,开展为期5天的田野考古体验。

  据悉,“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是厦门市首个面向公众的考古活动,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旨在通过活动开展考古普法宣传,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学考古 两位考古大咖分享“考古那些事”

  上周六,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的刘翀老师在市博物馆开讲《“挖”出来的记忆——公众视野下的田野考古漫谈》。以“走、马、观、花”为线,从“挖”啥呢、用啥“挖”、咋“挖”呢,到“挖”出来的记忆,用风趣幽默的“大白话”,给市民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田野考古科普。

  随后,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郑东老师,则通过细致的案例“铲”释厦门,分享近年来厦门考古的重大发现。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现场发掘、绘图制图,再到回填保护,从唐宋直至明清,一个个生动的厦门考古案例引人入胜。

去考古 野外考古探秘厦门版“茶马古道”

  本周六起,“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活动就将走进厦门版“茶马古道”——同安前格半岭古道。

  据介绍,在同安区汀溪镇前格五里林自然村和半岭村半岭自然村山中,保存着一段宋代始建的蜿蜒古道,现存古道长五里,是厦门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茶马古道”。古道上曾商旅过往频繁,出现了数家客栈、商铺、饮食店。如今古道沿途依然保留着多座旧时的驿站,一座供过往旅人祈求平安的石砌的土地公小庙,以及用于保护商旅安全的古山寨。这条盘卧千年的“茶马古道”,随山势蜿蜒,成为了打通海陆的“血管”,联通“海丝”的见证。

相关新闻
“亿年龙鸟起源地”!福建这地考古出圈又出彩

“奇异福建龙”恐龙化石考古产品在南平市的新华书店上架。(受访者供图) 2月13日,“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发布。该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2023年11月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大溪盆地政和动物群发现...

商代铜鸮卣内发现3000年前蒸馏酒

  新华社济南1月14日电(记者邵鲁文、陈国峰)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所藏的一件商代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日前被证实是蒸馏酒,这将我国发现蒸馏酒的年代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   这件铜鸮卣是2010年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济南大辛庄遗址发掘的M257墓葬中出土的,时代为商代晚期。...

2024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13日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举行,共评选出入选项目6项,入围项目3项。入选项目包括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西周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考古、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入围项目包括汉文帝霸陵祔葬墓、泾阳小堡子西汉列侯墓园、西安贾里村唐代墓地。 ...

陕西周原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 出土“秦人”字样甲骨

  记者12月2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陕西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进展,发现了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出土了200余片卜甲、卜骨,初步辨识出刻辞180字,内容有“秦人”等。 这是周原遗址的宫城西北角。陕西省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