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刘彦玫)你对神秘的考古现场感到好奇吗?想知道埋藏于地下和深海的古物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吗?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市博物馆特别邀请两位“重量级”一线考古大咖来厦开讲,为厦门市民和考古爱好者揭秘“考古发现那些事”,讲述重大考古发现的背后,那些鲜为人知、惊险刺激的故事,以及传奇再现、惊鸿一瞥的历史。
这两场公众讲座同步也将揭开“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系列活动的序幕。此次“考古月”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考古普法宣传,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市民不仅可以跟着“大咖”学考古,还能亲身体验野外考古,探秘始建于宋代、位于同安汀溪镇前格五里林自然村和半岭自然村山中的厦门版“茶马古道”。“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系列活动,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张献忠遗宝发掘亲历记|“江口沉银”真相浮出水面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几百年来,这句关于张献忠沉银的民谣终得证实,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奇,同数万件文物一同“浮出水面”。
如何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又如何证实张献忠沉银的传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拥有299万粉丝、上可飞无人机下可潜水的“考古大V”刘志岩将“现场揭秘”,分享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背后的故事。
●讲座信息
主讲人:刘志岩
时间:今日10:30
地点:厦门市博物馆(体育路95号)一楼大厅
漳州圣杯屿沉船与元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水下文物再现“海丝传奇”
中华文明五千年,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交相辉映。在广阔的蓝色疆土上,海上丝绸之路勾勒出中西方交流互鉴的轨迹。大约700年前,一艘满载龙泉窑瓷器的船只,在福建漳州圣杯屿海域沉没,从此深埋海底……直到2022年9月,圣杯屿海域的元代海船遗址启动水下考古发掘,水下文物“重见天日”。
这艘海船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沉船里有何宝贝?近期仍在马不停蹄水下考古的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梁国庆,将为我们揭开沉船的神秘面纱……
●讲座信息
主讲人:梁国庆
时间:今日14:30
地点:厦门市博物馆(体育路95号)一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