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仅作为取景地到如今打造全流程产业集群“金字招牌”,厦门实现了本地影视产业跨越式发展
2019年至2022年期间,从电影备案企业所在地数量、票房前五十影片的出品企业情况看,厦门均位居全国前列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康淼 洪雁 付敏
金鸡唱晓,影动鹭岛。近日,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自2019年金鸡奖落户厦门以来,这座海上花园城市见证了中国电影接连不断的高光时刻。厦门抓住金色机遇,持续激发影视产业发展动能。
“金鸡”不仅给厦门引来群星璀璨,更为厦门影视产业发展培育一方沃土。迭代升级的取景地与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的全流程产业链和多元融合的文化交流平台,让厦门“电影之城”新名片更加闪亮。
金鸡百花星光海岸在厦门启动(2022年11月12日) 曾德猛摄/本刊
服务新生态:
从“天然”到“虚拟” 打造“全域影棚”
厦门市湖里区的航空古地石广场上,天然湖景、园林造景与现代建筑空间浑然融合,呈现东方之美;音乐酒吧、艺术画廊、脱口秀剧场、文创空间……时下诸多流行元素齐聚于此,共同赋予古地石商圈“生态与时尚”的标签。此外,古地石还有另一张重要名片——影视摄制示范点。年初热播的网剧《猎罪图鉴》就曾在这里取景。
古地石广场项目负责人吴崴说:“为影视剧提供场地和服务,对我们而言是很好的宣传。没有‘金鸡’,厦门无法吸引这么多剧组,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多机会。”
如今,厦门国际游艇汇、海上世界、华美空间文创园等旅游地标都成为全国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取景地,“金鸡”推动厦门加速“影旅融合”。
“前几年,我根本没考虑过将厦门作为拍摄地。”正在厦门筹拍影视剧的制片人王超文说,“以‘金鸡’为契机,这几年厦门成了很多剧组的优先选项,拍摄性价比显著提升。”
厦门将“金鸡”所触发的影视动能与本土文旅优势结合,推动全天候、无季差的“天然影棚”服务迭代升级,再结合科技赋能的“虚拟影棚”,致力于打造岛内外联动的“全域影棚”。
集美区杏林西路18号,占地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厦门影视拍摄基地,正是基于“金鸡”重要机遇,通过“以节带产”发展起来的代表性项目。
“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医院、别墅、办公等现代生活场景的实景拍摄,还有3200平方米的数字摄影棚满足剧组各类场景要求。”园区运营部总监杨松峰说,“基地还有国内领先的服化道企业入驻,为剧组提供一站式专业影视拍摄服务。”
截至目前,影视园区累计招商落地889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74.2亿元,培育出《山海情》《周生如故》《开端》等诸多“厦门出品”的影视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