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在厦发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海丝蓝皮书发布会现场(华侨大学供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华侨大学供图)

10月27日上午,由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发布会在厦门举行。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伟、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施志光、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狄诺等出席发布会。

会上,蓝皮书主编、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教授许培源发布了《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以下简称“《报告》”),并从“共筑蓝色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中新‘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取得新突破”“亚欧大陆交通设施联通持续有序推进”“中非抗疫合作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能源合作共同体,助力低碳发展”“贸易畅通创造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数字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引擎”“教育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等8个方面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据悉,《报告》分为总报告、“海丝合作进展与问题”“环境、能源和安全合作”以及“经贸、教育和法律”四部分,聚焦“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工笔画”阶段以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在共筑“蓝色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关注共建国与中国合作中的机遇和困难,以及国家、地区和行业层面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对接,重大项目落地等,富有特色地呈现了2020年至2021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态势。

本次发布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是“海丝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来源:东南网 记者 李霖 通讯员 吴江辉)

相关新闻
数字化赋能交通先行 福建加快建设“海丝”核心枢纽

借助5G、北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码头实现生产无人式自动化运作,操作人员从港机上转移到办公楼,从设备操作转变为设备监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实现“蓝领工人白领化”。   福建自主研发的这项码头智能化应用,目前已在厦门海润码头、福州江阴码头、罗屿港口落地。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4日正在福州举行,数字高速、数字港口等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

泉州东海中央活力区蓝图绘就,将打造成“海丝”秀场活力湾区

去年12月,《泉州海丝新城东海中央活力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竞赛项目启动。历时6个多月,竞赛结果于日前出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交的2号方案摘得桂冠。这也意味着东海中央活力区的蓝图已绘就。 根据《方案》,总体格局将以鲤城、刺桐为灵感来源,以“智慧烟火巷、蟳梦未来城”为总体愿景,营造“花舞丝源、鲤跃东海”的未来图景,形成新兴...

“茶帮拜妈祖”非遗基地授牌

台海网6月13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12日下午,福州“世界茶港”闽商福文化海丝信俗“茶帮拜妈祖”市级非遗基地挂牌仪式在福州海丝信俗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茶帮拜妈祖是福州市特有的习俗。200多年前,茶农们结成茶帮自闽江顺流而下,将茶叶自福州分销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祈求出海顺利,茶帮们会为妈祖敬献好茶,自此形成了茶帮拜妈祖的独有习俗。挂牌仪式上,海丝信...

福建打造“海丝”数据交汇节点和闽台两岸数据融通节点

获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将探索建设中国海丝大数据中心,吸引境外地区IDC业务向福建省迁移,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数据交汇节点和闽台两岸数据融通节点。   福建将有序推动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划,福建将推进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建设,有力支撑传统行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到2025...

“海丝”起点泉州首次开行中欧班列

台海网1月1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昨日10点30分,随着一阵汽笛声响,满载着50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泉州东站缓缓驶出。响亮的汽笛声代替清脆的驼铃声,这列“钢铁驼队”一路向北,驶向俄罗斯莫斯科,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首次开行中欧班列。   据了解,此次中欧班列主要装有卫生用品、箱包、鞋服及工艺品等泉州轻工产品,货物在泉州晋江陆地港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