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修旧如旧 再现近百年集美农林学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修复中的集美农林学校。

  专门定制的嘉庚瓦可防台风,背面打孔用铜丝固定。

  “8月中旬室内施工已经结束,目前在进行室外施工,道路绿化、草皮种植等。”昨天,集美农林学校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修复工程自3月开始,目前进入了收尾阶段,预计下个月可完工。

  现场管理人员郑士政介绍,修缮过程中聘请了30多名来自江西、湖北等地的老师傅,古建筑修复经验丰富,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减少干预”的原则,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尽可能还原建筑风貌。

  “今年3月施工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郑士政说,施工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吊装屋顶的人字架,先后组装了10个新的人字架,体量大,跨度9米、高3米,重达1吨。其中务本楼紧靠一处台阶,吊车要在台阶下将组装完的人字架吊起。50吨的吊车,把人字架吊到20米高的空中才能完成安装。

  此外,维修公司还专门定制了7000片嘉庚瓦。由于数量不大,在福建没有找到生产厂家,只好远赴山东。据悉,这些嘉庚瓦是按照原有嘉庚瓦的尺寸仿制的。嘉庚瓦的构造和其他瓦不一样,可以扣在瓦桥上,底下留了一个孔用来穿铜丝固定,预防台风。据悉,此次修复用了10多斤铜丝。

  链接

  开办21年 著名诗人白采曾任教

  集美农林学校早期称集美学校农林部,历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当年12月,农林部务本楼及附属用房建成,并开辟农林试验场。1926年3月11日,集美学校农林部正式开学。从1926年3月开办到1947年2月停办,集美农林学校存续21年。今年3月,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集美农林学校开始修复。

  著名诗人白采、园艺教育家章文才、林业专家叶道渊、殷良弼等都曾在集美农林学校任教,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曾在集美农林学校就读。1930年,汤晓丹参加革命活动时被捕,后在集美农林学校的同学赖羽朋担保下出狱,又在赖羽朋的鼓励下继续开展革命工作。著名诗人彭燕郊也是集美农林学校的校友,他在1934年考入集美农林学校,后因水土不服患疟疾,不得不回家修养。一年后,他又投考了集美师范学校。《康定情歌》的采编者吴文季,于1935年从惠安老家来到集美农林学校求学。(来源:厦门晚报;文/记者 陈满意 图/林志杰)

相关新闻
修旧如旧 厦门集美这所由陈嘉庚创办的学校将恢复原貌

■以嘉庚瓦为原型的文创。   ■工人从务本楼揭下瓦片。   台海网3月19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一名工人上到集美农林学校务本楼楼顶揭下一块嘉庚瓦,然后缓缓走下来,在众人的见证下,集美农林学校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在天马山脚下启动。这所由陈嘉庚先生于1926年创办的学...

鼓浪屿上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6个审批事项可实现不出岛就近办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从昨日起,鼓浪屿上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6个审批事项可实现不出岛就近办。 为加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不可移动文物行政审批工作,建立权责分明、统一高效的不可移动文物行政审批制度,近日,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鼓浪屿管委会实施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不可移动文物行政审批事项。 此次委托的6个审批事项为: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县(市、区)...

山西多处文物受降雨影响出现险情【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汾城古建筑群的城隍庙一处建筑檐部瓦件脱落(10月12日摄)。   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山西各地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险情。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开展抢险修缮工作,确保文物和周边群众安全。   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 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福建晒文化“家底”:全省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

台海网7月15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 福建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769364件);3处世界文化遗产,6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至31日在福建福州举行。14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晒出全省文化“家底”。   据统计,福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1处,县(区、市)级文...

福州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单:不可移动文物有4758处

“福州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7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现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4项,其中国家级16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47个。”在29日举行的福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福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翁国平通报了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成效。 据翁国平介绍,在重点文物保护修缮方面,2018年至今,福州市共有98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