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文博馆员多年收集陈嘉庚的第一手史料 研究成果近期出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陈俊林多年收集研究嘉庚史料。

  陈俊林前不久刚出版的新书。

  台海网11月1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陈俊林是陈嘉庚纪念馆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史等。她致力于收集涉及陈嘉庚的第一手史料,前不久出版的《陈嘉庚精神的文化思想源流:兼论陈嘉庚的人文关怀精神》一书,就是她多年研究成果的呈现。

  确立方向

  从不了解到深入研究 从人文关怀诠释嘉庚精神

  陈俊林是安徽人,2007年到集美图书馆工作。她说,来集美前没听过陈嘉庚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他的生平事迹。到了集美,她先是从事地方文献工作,后专门收集、整理、研究有关陈嘉庚的文献。她发现与陈嘉庚有关的故事,都离不开华侨华人这个群体,因此而萌生了读博研读华侨华人史的想法,以此进一步深化对陈嘉庚这位华侨领袖的了解和理解。

  收集整理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她发现有关陈嘉庚的传记、资料汇编不少,但系统的学术研究很少。“关于嘉庚先生的研究很多,但都侧重于单一方面,从嘉庚先生人文关怀精神方面进行研究的更少。”陈俊林说,在导师庄国土教授的指导下,最终确立了基本研究方向。“人文关怀精神可以涵盖个体精神,可以更全面地概括陈嘉庚精神的实质。”她说,这本书的出版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

  书籍出版

  翻阅大量民国报刊查找史料 为安心写作未能陪伴孩子

  为了系统了解嘉庚先生的思想,她把《南侨回忆录》《陈嘉庚言论集》《新中国观感集》《住屋与卫生》等陈嘉庚的著作读了很多遍,认为这些著作是陈嘉庚先生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最直接体现。此外,她还翻阅了大量民国报刊,查找关于陈嘉庚先生的史料。

  “查史料要耐心,看到有用的要摘录。”陈俊林说,找到的史料要消化吸收,否则会有堆砌史料之嫌。她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晚上孩子睡了才有时间写作。为了能安心写作,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她送回老家,要上学才接回来,一到寒暑假又送回去。

  “孩子学走路、学说话,这些珍贵的成长时刻我都错过了。”陈俊林说,孩子小时候自己未能陪伴觉得很内疚。孩子接到身边后,生病时她得放下写作来照顾,幸好有家人的支持,让她能见缝插针完成写作。

  写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瓶颈期时,她也曾想放弃。她说,是一种使命感不断激励着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研究陈嘉庚,宣传他的人文关怀精神。书稿完成后,她又用了近两年时间反复修改。十年磨一剑,花费近10年工夫,这部著作终于出版了。

  抛砖引玉

  希望多元化展现嘉庚精神 吸引更多人展开研究

  越是深入研究陈嘉庚的生平,越是对嘉庚精神有深刻理解。“在别人为自己考虑时,他考虑的是国家、民族以及人民,嘉庚先生的与众不同,在他的言论和行为上都有充分体现。”陈俊林说,“我特别感动的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不懈做下去,并且做到完美。”

  陈俊林目前在陈嘉庚纪念馆主要做策展工作。她说,希望通过展览多元化地展现嘉庚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嘉庚精神。说起刚刚出版的书籍,陈俊林笑称“拿不出手”,她说,感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对嘉庚精神展开研究。

文/记者 陈满意 图/陈俊林提供

相关新闻
厦门作家完成 《少年陈嘉庚》创作

台海网11月1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我是2000年来厦定居,之前在厦门警备区当过4年兵,见证了特区的成长,厦门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吴尔芬说。   多年来,吴尔芬参与了多部集美地方文献的编辑,对集美人文历史有着较深的了解。来厦门之前,吴尔芬任冠豸山文...

书写集美特色“邻里温情”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集美区集美街道浔江社区的集美大社是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里。深受“嘉庚精神”的影响,一直以来,浔江社区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理念引入区域化党建工作,使嘉庚故里成为深化基层治理的实践课堂和前沿阵地。 “嘉庚精神·近邻一公里”的终点...

厦门:2021年“嘉庚精神宣传月”启动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0月21日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诞辰纪念日,2014年起,厦门市将每年10月定为“嘉庚精神宣传月”。10月29日下午,厦门市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今年各项活动内容及筹备进展情况。受疫情影响,2021年“嘉庚精神宣传月”延迟至11月开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7周年,也是陈嘉庚先生逝...

从上海来集美工作 就是冲着“陈嘉庚” 他研究传播嘉庚精神近30年

■林德时   ■林德时主编的《嘉庚精神简明读本》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林德时是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兼任厦门市中山华侨研究会副会长、厦门陈嘉庚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他从事陈嘉庚与嘉庚精神研究、教学近30年,曾多次荣获省、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出版...

厦门集美创新“一精神三文化”传播形式

台海网10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作为今年厦门市“嘉庚精神宣传月”的重磅活动之一,2021“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暨“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品嘉庚故事”中小学生影评大赛,正如火如荼展开。   每年10月,是厦门的“嘉庚精神宣传月”。导报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受疫情影响推迟,一系列宣传活动正陆续展开,而把“弘扬嘉庚精神与党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