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组
诚笃——电影《侨女日记》影评
●集美中学高二(11)班 王毅评 ●指导老师 黄芳成
这个秋天的一件幸事,便是与《侨女日记》结缘。于是乎,我动身去重温影片里的一帧一转场。“下一站,机械工程学院站”,与龙舟池畔的清风不期而遇,历史的风充满感叹!走进电影中女主李雯雯也走过的李林园,由然而生的是对巾帼女英雄的仰慕。影片李雯雯一家因为爷爷的心愿从新加坡回故土厦门,李雯雯便去就读于爷爷李隆曾经的中学,也就是李林母校的诚毅中学。高二年,与同学陈晨、高三学长萧峰等人,在排演李林话剧的过程中与爷爷跨年代的对话里,更深一步了解并学习李林。风不说话,我看见碑上有李林手拿手枪骑着骏马脸朝后方开枪之势的塑像。啊!我神州华胄,定为华夏大地扬帆策马,竞立功勋!愈是走近李林前辈,愈是能明白,为什么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一辈子谁都记不清,唯独记得学姐李林。记得李雯雯夜晚池畔望南薰楼时说过,那是追随和仰慕。
追逐太阳的人,有一分光,便发一分热。爷爷锁在宝箱里的是一本黑皮厚重的“公开日记”——李林的日记,她一生坦荡,殒身不恤。短暂的生命里映射无限的价值。爷爷哨声一响,“立正”必到。“余誓以诚加入集美抗日救国会义勇队。”唯一的遗嘱,便是将遗产悉数捐给诚毅中学。离开这尘世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爷爷的台词总是“前进”“前进”“不退缩”,他是这么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电影中,我听到话剧里李雯雯扮演的李林说:“振兴中华,不受外敌侵辱。”没有他们,我们又何能有现在的家国宁安?
站在学校的走廊上,回想起曾经。雨刹那间密密麻麻地砸下来,远方的红旗在风雨的猛烈夹击中剧烈摇摆。同时间,一抹身影涉水而去,脚步急促有力。一位男同学,他快速地摇下红旗,紧紧护在怀里,外套一抛盖在头上便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归来,淋不灭的是那红星于心的赤子之心。
《侨女日记》是两代侨女日记的缩影。历史的巨轮在转,不变的是对国家诚笃的感情。影片里的青春,两代人的时空对话,固守理想的心池。愿带着希望的红色将绽放在青年的眉眼中,不负祖国之所期!
指导老师点评
文章开头以忆代叙,场景式开篇,精简得体。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将当代生活和历史场景穿插呈现,引领我们重温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全文叙述自然生动,语言质朴,以饱满的激情赞颂了李林等革命先烈赤诚的爱国之情。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