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晚上翻山越岭到前线抢修大炮!84岁老兵在厦分享抗美援朝往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李雪梅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雪梅)听书、观影,学习红色文化。15日,“接续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首场听书、观影分享会在联发文创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党史办、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厦门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指导,樊登读书福建运营中心、海峡导报社、厦门联发商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此次活动以听书《火种》、观影《长津湖》的分享会交流等形式,带领市民重温党和军队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在分享会现场,84岁高龄的谢文全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让大家肃然起敬。谢老回忆说,自己16岁参军,1953年3月于沈阳炮校毕业后,他被送到安东第八志愿军招待所学习了一个礼拜,之后便乘坐军运火车来到朝鲜,在志愿军第二修炮厂工作。“白天打仗,炮火纷飞,到处浓烟滚滚;晚上工程车载着我们翻山越岭到各个炮团前线去抢修大炮。虽然是夜间,但美军飞机也经常来轰炸我们的工程车和阵地,给维修大炮带来很大危险和难度。大家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争分夺秒修好大炮,为炮兵团做好保障。”谢老的分享铿锵有力,最后激动地唱起抗美援朝的革命歌曲。

  “在建党百年庆期间,举办‘接续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听书、观影分享会,十分有意义。”厦门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封斌林说,不仅能让参与系列活动的青年们,从《长津湖》影片的观影感受中,去链接《火种》一书的逻辑思考,更好地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还能让青年们从阅读《火种》一书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延伸到惨烈的长津湖战役感受共产党人的坚韧顽强,更好地理解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能让青年们从“读书”与“观影”的链接中,从“历史传承”与“现实践行”的链接中,从“不忘初心使命”与“传承红色基因”的链接中,更好地爱党、爱国、爱岗、爱学习,更好地向善向上,奉献人民,报效祖国。

相关新闻
破防了!两位抗美援朝断臂老兵重逢,“无法握手,我们就碰碰肘吧”

昨天 微博上的一条新闻 看哭了小花 两位抗美援朝老兵久别重逢 因断臂无法握手 于是碰了碰手肘 表达心中的想念与喜悦 10月12日下午 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化武 回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荣军院) 迎接他的是 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周全弟 一位是在乔岩山战斗中 失去右眼和双手 一位...

《长津湖》热映 厦图集美馆主题书籍带您重温历史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位于厦门市图书馆集美馆区一楼中庭的主题书架,即日起推出《决战朝鲜》《朝鲜战争》《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抗美援朝11杰》等抗美援朝相关书籍约110册,带您一起重温这段历史。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

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长津湖》是这样炼成的

图为河北沧州盐山县韩集镇王复娥村九旬抗美援朝老兵王金荣,观看电影《长津湖》后起立敬礼。 王洪胜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近日,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集结一流制作团队、塑造丰满人物形象、运用高科技拍摄制作技术……这部影片以史诗巨制的规模再现战争场面,致敬伟大精神。 近日,以抗美援朝战...

《长津湖》与福州连江,还有这样的渊源

目前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 冰雪埋忠骨的“冰雕连”、 舍身守阵地的“杨根思连”, 感动了很多人。 而这支长津湖战役的主力部队, 发源于福州连江县等闽东苏区。 电影《长津湖》海报 发源: 杨而菖打响“第一枪” 在长津湖战役中, 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 (20军、26军和27军),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 美军第10军 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

厦门籍开国少将血战长津湖 率部围歼美军王牌

1955年,彭德清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彭德清纪念室供图)   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近期热映的电影《长津湖》中,美军“北极熊团”被志愿军英勇围歼,团旗终于倒下并被缴获,这个画面令人振奋而泪目。鲜为人知的是,在厦门翔安的彭德清纪念室里,就藏有一面“北极熊团”团旗(复刻版)。   那么,位于东南海滨的厦门,与高寒的朝鲜战场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