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这场原创非遗大戏魅力无限!2021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思明区第四届文化艺术生活节启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南音乐舞》节目一展南音独特魅力。(思明区文化馆  供图)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融合故事性兼具艺术美,思明区文化馆主创的闽南诗画情景剧《厝里情韵》将思明区非遗项目生动搬上舞台。6月12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思明区第四届文化艺术生活节在思明区文化馆正式启幕。

  此次活动是思明区为民办实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务实举措。近年来,思明区不断探索非遗文化普及和保护新路子,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创新,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市民,走进寻常百姓家。

  本次活动由思明区委宣传部、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思明区文联、思明区文化馆承办。

  传承

  《厝里情韵》亮相  新生代展风采  

  伴随着孩子们悦耳的朗诵声,闽南童谣情景表演《党的政策好无比》拉开了《厝里情韵》序幕。

  以老师带领孩子体验非遗研学之旅为故事主线,串起10个非遗展演节目,《厝里情韵》的独特视角和创新形式让观众眼前一亮。此外,还有南音、答嘴鼓、疍民舞蹈等非遗项目逐一登台,文化盛宴让观众大饱眼福。

  表演中,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令人印象深刻。《厝里情韵》把舞台更多地留给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这也是思明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呈现。

  在《新南音乐舞》节目中就有“南音二代”,妈妈陈慧雅带着10岁的儿子柳俊含以及她的学生陈瑾楠共同表演南音。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南音,“南音是活化石,我们要将这项非遗传承弘扬下去。”孩子们说。

  来自鼓浪屿的《通背劈挂拳》一出场就吸引观众眼球,非遗传承人杨启伟带着学生同台竞技。学了6年多的郑博涵说:“以后我也要教别人,把这项非遗传承下去。”

  惠民

  深入生活场景  服务市民群众   

  当天,活动还为思明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其中非遗项目4项,传承人29名。至此,思明区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项目共43项。

  “闽花艺”技艺是此次获评的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黄瑜勤说,“接下来将走进社区,带动更多人了解闽花艺的独特魅力与内涵。”

  前不久,思明区文化馆已相继“牵手”梧村小学、松柏小学、磐基莲花里,开展了非遗综合展演,在校园、商圈掀起了“非遗热”。

  接下来,思明区将携手思明区非遗保护单位及文旅企业,继续深入学校、景区、酒店、商场、社区等各个生活场景,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宣传《非遗法》和非遗保护理念,展示非遗保护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推动非遗共享,让非遗融入市民生活,服务市民群众。

  【同步】

  非遗展厅开放啦!

  可预约入馆

  活动当天,位于思明区文化馆三楼的思明区非遗展示厅正式对外开放。首批8名来自厦门一中的学生文化志愿者亮相,热情为市民讲解思明区非遗项目。

  非遗展示厅面积将近500平方米,分为展示区和互动区,一静一动设计让非遗可看可听可触摸。在展示区,物品陈列与图文并茂的介绍相得益彰,让大家对思明区非遗项目一览无余;在互动区,非遗拼图、木偶闯关、古装秀等运用新技术的互动项目,让大人小孩在欢乐体验中学习非遗知识。此外,还设有点唱机,让大人小孩学唱闽南童谣、高甲戏等。结合端午节主题,当天珠绣区级传承人李玲玲在互动区教孩子们绣香包,大家乐在其中。

  如果您想参观非遗展示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文化思明”预约入馆。展厅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3:00至5:30。

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柯鹭斌 苗  娟

相关新闻
泉州市开展“爱遗、护遗、讲遗”一日行活动

近距离感受泉州文化遗产魅力 泉州市开展“爱遗、护遗、讲遗”一日行活动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主会场活动的互动活动之一,日前,市文旅局邀请部分文化遗产爱好者、旅游达人、媒体记者和市民开展“爱遗、护遗、讲遗”一日行活动,从泉州府文庙出发,前往六胜塔、石湖码头、万寿塔、安平桥等地,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近距离感...

福州:“世遗”天宝陂有了自己的歌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福清天宝陂迎来一份“厚礼”——由著名歌唱家陈思思演唱的原创歌曲《天宝陂》正式发布。 天宝陂位于龙江中段,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距今近1300年,它是福建历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

抖音发布非遗数据报告 这些福建元素值得关注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短视频平台抖音发布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涵盖率达97.94%。记者翻看报告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福建元素”。 每逢周末,位于南安的李东净心堂内总会响起南音演奏声,婉转动人的曲调从堂内传出,仿佛一切尘嚣早...

【网络中国节·端午】当非遗遇上端午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端午节假期,福建省各地举行260多场重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游客在端午假期不远游就可尽情放“粽”。 闽侯县博物馆日前邀请专业老师表演唐代簪花礼仪。 仙游书...

《丝绸之路文物(二)》邮票首发 省博藏品“孔雀蓝釉陶瓶”进入邮票

“波斯孔雀蓝釉陶瓶”邮票。受访者供图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12日,福建博物院举行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中国邮政发行的《丝绸之路文物(二)》邮票首发式。   中国邮政自2018年起开始发行《丝绸之路文物》系列邮票。此次发行的《丝绸之路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