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厦门思明老党员回忆红色往事 朝鲜战场上目睹细菌弹落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刘伯良近照。

刘伯良年轻时的照片(修复图)。

  人物名片

  刘伯良,1934年出生,福建南平浦城县人,1949年入伍,1979年转业到原建阳地区公路局任副局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离休,2012年到厦门生活。

  台海网5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每一段红色记忆,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耀我们砥砺前行。日前,嘉莲街道莲秀社区老党员刘伯良向记者讲述了他经历的红色往事。

  苦难童年

  激励他走上革命路

  刘伯良小的时候,父母以开豆腐店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守住家里一头年底用来还债的猪,父亲被坏人打伤,最后含恨而终。后来,家里的豆腐店也被国民党的伤兵强占,母亲只能靠给人打零工养活刘伯良兄妹几人。

  童年的苦难刻在了刘伯良的心里。1948年,他读书时在日记里写了家庭的困难,并表明了自己想当兵的心愿。他的语文老师朱老师是地下党党员,告诉他以后一定有机会。

  1949年5月,浦城解放。在朱老师的介绍下,刘伯良参加了第二野战军的文工队,随部队到了建瓯。

  革命征途中

  受到党的精心培育

  刘伯良回忆,一进部队,他参加了组织的学习,奠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在文工队,他和战友们一起贴标语、打腰鼓、耍花棍、唱革命歌曲宣传革命。

  不久后,部队接到进军大西南的任务。刘伯良告诉记者,他年纪小,部队的领导对他很关爱,行军途中看他小小的个子背着重重的行军包,便让他骑马,被他婉言拒绝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天,刘伯良和战士们放假3天。他说:“真是比过节还开心,我们每个人发了3斤猪肉、半块银元。我买了一支钢笔,照了一张照片。”

  抗美援朝

  目睹“细菌弹”落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刘伯良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3月到达朝鲜后,他被派在军部文印室工作。

  有一天早晨5点多,刘伯良来到小河边洗脸。头上有美军的飞机飞过,他抬头一看,一枚炮弹从天而降,弹壳打开后,一片苍蝇蚊子老鼠落了下来,这是美军投掷的细菌弹。他赶紧跑回军部报告,战士们迅速把这些害虫掩埋掉,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刘伯良入选了海军部队,经过体检成了一名飞行员。在25年的空军生涯中,他参加过3次大型军事演习,获得了不少荣誉。

  如今,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回忆峥嵘岁月,刘伯良感慨万千:“祖国越来越强大,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科技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希望我们党的事业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盛。”

(记者 晋君 通讯员 林吉)

相关新闻
和涂伯毅面对面,聆听这位90岁伤残老兵的深情讲述

题图拍摄:董墨林 这是一张怎样的面孔——仿佛蒙上了一张旧布,眉毛光秃秃的,双眼和嘴巴的位置成了不规则的“孔洞”,却露出坚定的目光,发出嘹亮的声音。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已经整整70年无法伸直,每根手指都“纠结”成一种不自然的弯曲,却会在敬军礼时,高高举起,庄严,凝...

龙岩长汀:“抗美援朝功臣”讲党史

台海网5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多少年没回军营了,但只要一踏进这里,熟悉的感觉一下子就回来了。”近日,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9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功臣”吕连葵同志,走进武警龙岩支队执勤三大队长汀中队,开展“聆听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参战老兵回军营活动,听参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新中国的剿匪斗争

众所周知,为巩固新中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起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但很多人没认识到,每一个运动都与剿匪斗争的开展密不可分。 为什么要剿匪?过程如何?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灰霾1950——新中国大剿匪秘密档案》的作者江永红。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南、东南、中南等地区土匪活动猖獗,给生产恢...

百炼成钢丨第二十七集 舍生忘死保和平

1950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气氛热烈,四十多万群众共同庆祝新中国的第一个生日。   然而,当天晚上的中南海里灯火通明,气氛紧张。丰泽园内,毛泽东来回踱步,一支接着一支吸烟,彻夜未眠。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毛泽东无法入眠?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

"火焰蓝"碰撞"橄榄绿":听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烽火记忆

台海网3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3月26日,仙游消防救援大队组织指战员们来到抗美援朝老前辈李养贤的家中,听李老讲述红色故事,重温烽火岁月。 1934年,李养贤出生于河北省张家界万全县,如今已年近九十。即便如此,他依旧每日在家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厚厚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