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特区馆征集实物档案资料丨列车模型诉说城市的地铁时代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特区馆自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实物档案资料以后,不仅得到热心市民的关注,还得到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及大力支持。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捐赠地铁一号线模型一辆。

大家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好奇心爆棚呢?来,先看图。

地铁一号线模型

 一号线列车模型车身长约1米,通白,车头略方,像一位萌萌的大白。其外形设计融入地方特色,引入厦门元素——白鹭展翅的形象,主要展现在风挡玻璃两侧的峰边造型线和前脸分块上,车头采取流线型造型,展现出灵动、流畅、动感,极具亲和力。厦门地铁列车全部针对厦门的气候、人文地理环境和线路技术条件量身定制,具有轻量化、耐高温、启动快、制动准等特点。

厦门地铁一号线

2017年12月31日,注定会载入厦门城市发展史册。这一天,厦门的首条地铁线——厦门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厦门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乘客打卡海景地铁

一号线于2014年4月全面动工建设,历时近四年的建设及运营筹备,其全长30.3公里,呈南北走向,是厦门岛向北辐射连接集美新城等地的跨海快速连接通道。 

地铁建设是厦门城市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工程。然而,地铁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它的开通是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嘱托的实际行动,是加快“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是地铁建设者和全体市民共同为之努力的幸福结晶,是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在新时代继续高蹈宏阔推进“跨岛发展”的强力新引擎。

 透过地铁建设,我们看到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战斗姿态,是新时期厦门速度和“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的生动再现。1953年,厦门人修筑起高集海堤,厦门岛第一次与大陆相连,一个时代由此开启。如今,“移山填海”精神传承不息,这座城市又大步迈入地铁时代,开启城市发展新引擎。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全国第一座经济特区纪念馆,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周年时对外开放。为进一步充实馆藏,提升展陈,更好地宣传、展示、研究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和成就,经上级部门批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决定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档案资料。具体内容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链接:征集公告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档案资料

相关新闻
征集公告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档案资料

征集公告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全国第一座经济特区纪念馆,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周年时对外开放。为进一步充实馆藏,提升展陈,更好地宣传、展示、研究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和成就,经上级部门批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决定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面向全社会...

《近代厦台交流档案资料选编》面世 近300件档案首披露

台海网12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由厦门市档案局(馆)策划编辑、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厦台交流档案资料选编》日前面世,该书约48万字。全书辑录了近代厦台关系档案近300件,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披露。   据介绍,该书以厦门市档案馆所藏的厦台交流原始珍档为基础,并以部分报刊资料为补充,较为全面地反映近代厦门、台湾两地在人员往来、政治经济交流、军事警...

新发现35份一手档案资料 鼓浪屿申遗再添有力佐证

鼓浪屿国际救济会相关档案。   整治提升中的鼓浪屿,文化和艺术的提炼与提升正在不断加快步伐。就在最近几天,鼓浪屿历史档案再添35份一手资料,为申遗提供了有力佐证;一场围绕岛上著名诗社菽庄吟社的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收录相关诗词作品的《琴岛潮音》诗选举行了首发式;与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