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彭德清的故事很长,他终生奋斗,贯穿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参加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等战斗。随后他参与了新中国的交通、海运等建设。彭德清的故事很传奇,他自解镣铐翻墙越狱、利用浓雾率队突围,坚持领导游击战。他毕生与“山”“海”打交道:当过海员,在崇山峻岭里冒着枪林弹雨英勇杀敌。1999年6月,彭德清将军离世后,根据遗愿,骨灰撒入故乡的大海。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厦门日报社共同主办的“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走进彭德清纪念室及周边革命旧址,本报记者与20名来自厦门日报小记者团的同学实地参观采访,致敬开国少将彭德清。
▲1955年,彭德清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纪念室供图)
【现场】
沉浸式展室 详述将军生平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通讯员 姚冰 图/本报记者张江毅(除署名外)彭德清纪念室坐落在翔安彭厝的松山学校。儿时,彭德清曾在这里读书识字。青年时代,他在附近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清捐资助学,翻修了校舍。后来,学校一角辟为彭德清纪念室,2018年经过重新修缮,展室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这个光、声、影交互的崭新纪念室。从风土人情到沙场点兵,主体的四个展厅用丰富的图片、实物等史料,展示了彭德清将军光荣一生的四个时期。彭德清出生于1910年,曾用名彭楷珍、陈国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彭德清投身革命,战功赫赫。1955年,彭德清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后历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为新中国的交通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999年,彭德清在北京逝世。
除了展室里实体搭建的彭德清故居的门庭,以及年代感满满的勋章、军帽等,现场最让小记者们兴奋的,是无处不在的智能交互元素。如:线上“小红军”IP可以实时解答问题,在3D影像和AR技术的加持下,展厅如同一个时光隧道;操作虚拟翻书机,可以浏览连环画《彭德清的故事》。
“我感觉彭将军就在我们身边,他的故事又亲切、又震撼!”小记者纪程是个“军迷”,现场,他的眼睛和纸笔忙个不停。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的“英雄梦”一下子被点燃了,围着讲解员问个不停。
文史室里,悬挂着彭德清的家训:“莫悔今生艰苦奋斗,严于律己自力更生,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彭德清幼年丧父、家境清贫,妻子吴璇出身名门,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结为伴侣,育有3个女儿。全家人始终作风朴素、生活勤俭。这一点也让在场的小记者家长杜和枣非常感慨:“希望孩子能明白,无论条件如何、环境如何,是个人奋斗决定着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