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12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翻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一封封侨批在闽南和南洋之间往来。它承载着深深的爱恋、浓浓的乡愁,还有关于吃饱穿暖的生计……本月7日、8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仔戏《侨批》精彩上演。9日上午,《侨批》座谈会召开。国内文艺界专家齐聚鹭岛,为《侨批》进一步提升建言献策。
省剧协、市委宣传部、文旅局等相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他们表示,《侨批》此次演出让他们感到惊喜。专家们还从题材、剧本、演员、舞美、台词等方面给予了《侨批》全方位的点赞。
戏剧精品需要不断打磨加工,提升之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场,专家们还从剧目重点、剧情设置、情节逻辑性、散点焦点关系、细节处理、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了专业建议。
编剧曾学文、导演韩剑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主任林德和等剧组代表表示,将虚心听取专家们的建议,对剧本、舞台呈现等做进一步提升。(记者 陈佩珊)
专家声音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
侨批不只代表地域文化,更有独特的价值。在这部戏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思乡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这次演出把情感做到极致,演员表演出色,细节给人惊喜。
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文艺局局长汪守德:
《侨批》是悲剧,是一段苦难的历史,看完觉得很沉重,但我被这部戏的艺术魅力征服了。
这部戏选材独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演出可以看出,这部戏是经过精心打磨加工的。编剧、导演肯定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演员们定是排练了一次又一次,否则不可能有当晚演出那样的效果。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
《侨批》带我们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真挚坚守的情感、中国百姓在争取自身命运时的决绝。
这部戏对人的情感冲击大。黄日兴、如意等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代表性、独特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戏曲研究所所长王安奎:
这是一段苦难史,是一段诗化了的苦难史。这部戏有思想价值,有现实意义。
艺术是对生活诗意的表达,可以是幸福的生活,也可以是悲惨的生活。文艺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酿而为酒,而悲剧可以是苦涩的酒,让人在苦痛中有美的享受。《侨批》将民间风俗文化融入其中,有仪式感又增强了诗意。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主任李春喜:
《侨批》编剧曾学文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乡土剧作家。他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以闽南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为创作对象。
这部戏塑造了闽南人的地域性格——吃苦耐劳、隐忍顽强、忠义守信、家国情怀。戏中做足铺垫,在基本流畅的同时又有棱有角、有顿挫感。不同时空叠加、对比让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中国儿童剧院原院长
欧阳逸冰:
看完《侨批》,我的第一感受是看到了文明和苦难的关系,所有文明都以苦难为阶梯。没有戏里卖猪仔的深重苦难,就不会有侨批这一人类邮政史中的奇葩。侨批是带有闽南文化印记的邮政发明、一次亮眼的创造。
戏中成功塑造了批局开创人黄日兴这一人物,成长脉络清晰,具有戏剧性。戏中巧妙通过对比手法营造戏剧性,对比中套着对比推动剧情发展。台词简洁但内蕴十足。
《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
这部戏题材珍贵,格局不一般,具有传奇性、史诗性。侨批是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只是中国故事,还是世界的故事,因此具有独一性和世界性。
对比之前的剧本,这次剧本做了大修改。亚香这一角色更动人,更能引发同情;黄日兴和如意后面的关系也做了有效的提升。这部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很强战斗力,我依然看好。
《文艺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徐健:
这是一部讲述人口迁移的戏。这是个老题材,看之前我就想着他们会怎么去突破。看完发现,这部戏确实有它的独特性,比如通过黄日兴引出了一个群体,讲述了一段南洋闯荡史;还写出了作为信息交流媒介的侨批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部融合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要、本地剧种题材形式等的创新剧目。
(记者 陈佩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