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这些藏品见证不同时代清明节民俗(多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元代风格的“春水”玉饰。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天是清明节。现在清明节也叫“三月节”或“三日节”,在古代称为“上巳节”。从留存至今的许多文物中,可以看到古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与珍惜。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伟栋收藏的几件古玩,便见证了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清明节民俗活动。

  曲水流觞杯和春水玉 见证不同时代的习俗

  汉代风格的曲水流觞杯和两件元代风格的“春水”玉饰,是吴伟栋早期在白鹭洲古玩城搜集到的。

  据介绍,“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大致方式是大家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曲水流觞杯便是“曲水流觞”中使用的特制酒杯。

  辽金元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农耕文明的汉族来说,清明时节意味着农耕播种,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个时令节日更多地表现在出行狩猎上。在辽金元文化中有“春水秋山”一词,最开始形容的就是辽代皇帝春季渔猎之水和秋季狩猎之山。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大量以“春水秋山”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春水”玉就是其中一种。

  吴伟栋说,不同历史时期迎接春天的活动,都有各自的习俗特点,清明节也是经历了不同文化逐渐固定下来的时令节日,但无论风俗如何演变,鼓励人们外出踏青、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是不变的。

  闽南清明节吃春卷 用榕树枝叶驱走不祥之气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文史专家彭一万说,清明节属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活动是祭祖和扫墓。据《厦门志》记载:“清明,各祭其先。”清明节前后十天都是百姓扫墓的日子,扫墓的时候要先把墓旁的杂草清理干净,之后才能点香点烛,敬献供品,还要烧金银纸,用红笔把墓碑上的字描红,表示后人对先人的敬重和怀念。

  扫墓之后,还有到郊外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放风筝现在也很常见,在海边沙滩上经常会见到大人孩子一起放风筝。古时候还有“妇人亦出郊外踏青”,因为在封建社会女性难得有机会外出,于是便利用清明扫墓时机到郊外游玩。清明时节恰逢杜鹃花的花期,从前的人们会把杜鹃花当作祭品。在闽南地区,妇女还会把榕树枝叶别在头上,寓意驱走不祥之气。

  此外,清明节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又叫春卷,“把春天卷起来”的意思。闽南地区经常用薄饼祭祖,祭完后还会送给邻居、朋友分享。(文/记者 龚小莞 供图/吴伟栋

相关新闻
清明节期间 福州公交增开定时班车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清明节期间,为方便群众出行、祭扫,市道运中心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确保市民安全、有序出行。   4月4日至4月6日,途经陵园周边的39条重点公交线路实行加密运营。   途经福州殡仪馆周边的肺科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白鹭岭等公交站点的11路、18路、126路、311路、190路、81路、13...

厦门薛岭山陵园举行2020年清明祭扫典礼

■祭扫典礼现场。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倘若春风可以穿梭,那是时空的传递,在你我之间架起一座相见的桥梁。”今天上午9点,《四月之春》伴随着主持人的深情诵读,2020年清明祭扫典礼在薛岭山陵园正式开始。   参与祭扫典礼的人们肃立3分钟,向逝者以及在抗击新...

275名厦门援鄂医疗队队员参加悼念活动

■275名厦门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隔离酒店参加悼念活动。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天上午,厦门支援湖北医疗队所在的隔离酒店下半旗志哀,275名驰援武汉的队员参加悼念活动。10时,防空警报响起之际,在酒店草坪集结的队员低下头默哀。   “今日,我们全队集合共同...

深切悼念抗疫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厦门市举行庄严肃穆的集体默哀仪式

面向国旗肃立,集体默哀三分钟。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天上午10时,厦门市在市行政中心广场举行庄严肃穆的集体默哀仪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市长庄稼汉,市政协主席魏克良等市各套班子领导参加哀悼活动,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悼念!以国家的名义

4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国旗半垂,汽笛长鸣,举国同哀。   2020年4月4日,全国性哀悼活动举行。上午10时,防空警报鸣响,习近平等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3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