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
“唐卡”系藏文音译,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画,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唐卡采用明亮灿烂、金碧辉煌的色彩描绘神圣的佛陀世界,在颜料上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材料,其间用些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辅料以示神圣。这些天然性材质保证了唐卡的色泽鲜艳,璀璨夺目,经数百年岁月侵染仍色泽艳丽明亮。
桑吉才让
藏族,1988年生,青海省黄南州人,现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协会委员、福州市美协会会员、热贡唐卡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青海省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会员。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记者昨日从厦门市文化馆获悉,“笔尖上的修行”———桑吉才让唐卡艺术展将于12月28日在厦门市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月11日。本次展览将展出桑吉才让创作的多件唐卡代表作,部分作品富有“福建元素”。展览开始前,先让我们走近这位“80后”藏族青年艺术家,了解他与唐卡、与福建的“情缘”吧!
师从名师,得其真传
桑吉才让出生于1988年,自小生活在青海。8岁时,他就入室跟随国家级工艺大师、张大千得意弟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夏吾才郎大师,规范学习勉唐派唐卡绘画,得夏吾才郎大师亲传,为其关门弟子。
桑吉才让对佛像的研究,使他的唐卡作品颇具静谧的文气。正因如此,从事唐卡绘画20年来,桑吉才让的作品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多次获得工艺美术大奖,深受国内外文化艺术界、藏学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2006年,他的作品《释迦牟尼(唐卡)》,在第二届热贡艺术作品大汇展中荣获三等奖;2007年,作品《文殊菩萨》在“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源羚杯”二等奖;2018年,作品《文殊菩萨》入选意大利威金斯双年展……虽然年纪不大,但很多国内外的大奖都被他拿遍了。
定居福建,汲取养分
2011年,桑吉才让来到福建,并在福州定居、发展,开办了极具藏式风格的画室“圣唐阁”。在此期间,他不断吸收、借鉴福建工艺美术的精华,并为其唐卡创作增加福建的艺术元素———在作品《观音菩萨与舍利子的对话》中,他将福建特色寿山石和矿物质颜料融合在一起;《药师佛》是他以福州开元寺药师佛为灵感所绘。
此外,唐卡作品《神昭海表》,宽3.23米、高2米,则是以妈祖文化为题材,由桑吉才让与徒弟用时七年潜心所作。“我想把妈祖文化与唐卡艺术融合在一起,用唐卡绘画语言表达对妈祖的敬仰之情。”桑吉才让说,《神昭海表》的长宽依据妈祖农历诞辰所定,描绘了妈祖生平事迹以及民心汇聚的“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在福建,鲜有妈祖题材的唐卡作品。“妈祖文化启发了我,成为多年来我在福建创作的灵感之一。”桑吉才让说,在创作过程中,他曾数次到湄洲岛实地走访、调研、观摩,向当地专家学者求证,了解更多妈祖的文化历史。这件《神昭海表》也将于12月28日在市美术馆展出,供市民与唐卡爱好者品鉴。(记者 叶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