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
由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输出物不同,这条通道又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
“从中国运出去的主要是瓷器和茶叶,早期有一部分丝绸。”彭一万经多方考证后得知,厦门是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并且这条海上茶叶之路,比陆上万里茶道还要长。
1“厦门茶区”产茶还产茶具 形成产业链
自古以来,厦门港海阔水深,终年不冻不淤,全年都可运营,巨轮进出方便,又适于避风泊碇,是我国东南天然良港。
“厦门在当时的外国人看来,是闽南、闽西南甚至是福建的代名词。”彭老说,茶与厦门,更是联系紧密。
1896年,英国人朱利恩·休斯·爱德华写的《厦门地理通述》一文,曾介绍“厦门茶区”。爱德华这么写道:“茶区最近端离厦门60英里,最远端185英里。这是一个由广袤起伏的大山和小溪谷构成的地域,正好位于内陆主要山脉的外侧。”
“距离厦门近100公里或300公里,这不仅指安溪茶区,把闽西北茶区,甚至整个福建茶区都包括在内了。”彭一万说,确实,安溪茶、武夷茶都是通过厦门港运往海外的。
其实,“厦门茶区”不仅产茶、制茶、品茶、销茶,还生产瓷器茶具、竹编茶篮、糖饼茶配,形成产业链带和系列茶文化,这有利于配套出口。海上茶叶之路又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