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文创吸引新市场
扎春仔花纯粹是一项手工活,过去,它是洪厝村民们农闲时贴补家用的必备手艺。闲来没事时,就拾起手上的活计,丝线在双手中变换,做成叠,做成箱,等待花贩子来敲门。“我8岁就开始学做春仔花,偷偷学做后拿去卖了当零花钱,一朵只卖几分钱,第一次就卖了2块钱,那可是我的‘第一桶金’。”洪晓瑜说,土生土长的洪厝姑娘,孩提和青春的时光里都伴随着春仔花的记忆,各个都是扎“春仔花”的高手。洪晓瑜现在每天能扎二三十朵春仔花,而她的妈妈、春仔花市级传承人洪素珍,虽然年事已高,但手指依然灵活,现在甚至闭着眼就能缠绕出传统简单形状的春仔花。
传统的春仔花以百合、梅花、石榴等寓意美好的花型为主。洪晓瑜说,时代变化,有些人不喜欢把传统大红色的春仔花戴在头上,就改良技艺做了很多文创产品出来,比如蜻蜓形状的胸花、神似元宝的耳坠,甚至是书签、挂饰,还有既可以做胸针也可以做瓶插的样式。因洪厝村盛产胡萝卜,洪晓瑜还将春仔花缠绕出胡萝卜的形状。“现在很多人都流行穿汉服,我们还接了很多地区的汉服配饰订单,可以根据需求,也可以根据服饰颜色,定制一整套头饰,还有其他小首饰。”
洪晓瑜说,凡是嫁进洪厝的外村姑娘,没几天也都学会了,嫁出去的洪厝姑娘,则把手艺也带到她所在的那个村。这延续上百年的春仔花手艺,就跟着洪厝村的姑娘们四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