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巧手扎出吉祥花
春仔花曾一度在闽南人的婚嫁喜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嫁娶之时,妈妈会为女儿提前准备好12对春仔花,遇闰年则多一对;锣鼓喧天而来,新娘头上一定有一朵春仔花,红艳艳地盛开;去到婆家,新娘则为婆婆和各宗亲的妇女别上提前准备好的春仔花,可以通过佩戴春仔花形状的不同,看出此人跟新人的家庭关系;年前回娘家,老母亲同样要准备成双成对的春仔花,让女儿带着回婆家,寓意对女儿新生活的祝福。
每一朵春仔花,都代表不同的吉祥含义。例如新娘戴上“双十榴”,祈求早生贵子,时时幸福;婆婆佩戴的,正中间的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旁边的小叶子象征开枝散叶,两边的“面线须”象征着福寿绵长,两只挖耳勺象征着媳妇娶进门,从今以后婆婆可以安心享福了;如果是给未婚的小姑子佩戴,就会用鲜艳的颜色,并且一定会配有绿叶……春仔花扮演着带给众人幸福未来的角色,这就是闽南人将它簪在头上的原因。
所以,它一定是红色,搭配着金色。因为是头饰,所以传统的春仔花像发卡一样小巧精致。但每个地区的春仔花也会略有不同,洪晓瑜介绍,“搭配挖耳勺是翔安洪厝地区的特色,岛内的用铁丝线更小巧,泉州地区则喜欢大朵一些,台湾地区送给婆婆的是‘福鹿’,寓意福禄双全……”
经演变,现在“春仔花”又可分为普通场合用的“春花”,新婚时用的“新娘花”、“婆婆花”,祝愿用的“孩童花”、“寿花”,丧事用的“答礼花”等。它们是扎花的一个品种,实际上就是一种仿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