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
服务很到位 进馆的读者越来越多
1970年起,市图书馆两度寄居中山路(中山路147号至165号二楼及中山路67号至71号原厦门日报社址)。那段时间,市图书馆的图书外借基本停止,只有阅览室开放。
1977年,市图书馆恢复外借,借书的人很多,各行各业的都有。在那个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非常受欢迎。郭昆山说,因为图书的复本不多,新书出来后,读者常常借不到,负责图书流通的工作人员还要承担“讨书”的任务。“我每个月都要骑着自行车,在自己负责的片区到处跑,去寻找那些没有按时还书的读者,人家都以为我是送信的,其实是去讨书的。”
1985年,市图书馆在业务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例如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每天开放8个小时,改成早上8点到晚上8点开放,实行工作人员两班倒;改革开放后,大量外来员工来到厦门,市图书馆取消了原来只有厦门户口才能办借书证的规定,为外来人员办理借书证;打破了藏书楼的观念,将图书收藏为主变为流通为主,把大量的样本书从库房搬出来,提供给读者借阅。
1988年市图书馆从中山路搬到公园南路2号,图书借阅又从闭架改为开架,读者可以直接到书架前挑选图书。据了解,厦门市图书馆也是国内较早实行开架借阅的图书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后,效果非常好,走进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