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8次更名9次迁址 厦门市图书馆走过百年(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欣慰】

  服务很到位 进馆的读者越来越多

  1970年起,市图书馆两度寄居中山路(中山路147号至165号二楼及中山路67号至71号原厦门日报社址)。那段时间,市图书馆的图书外借基本停止,只有阅览室开放。

  1977年,市图书馆恢复外借,借书的人很多,各行各业的都有。在那个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非常受欢迎。郭昆山说,因为图书的复本不多,新书出来后,读者常常借不到,负责图书流通的工作人员还要承担“讨书”的任务。“我每个月都要骑着自行车,在自己负责的片区到处跑,去寻找那些没有按时还书的读者,人家都以为我是送信的,其实是去讨书的。”

  1985年,市图书馆在业务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例如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每天开放8个小时,改成早上8点到晚上8点开放,实行工作人员两班倒;改革开放后,大量外来员工来到厦门,市图书馆取消了原来只有厦门户口才能办借书证的规定,为外来人员办理借书证;打破了藏书楼的观念,将图书收藏为主变为流通为主,把大量的样本书从库房搬出来,提供给读者借阅。

  1988年市图书馆从中山路搬到公园南路2号,图书借阅又从闭架改为开架,读者可以直接到书架前挑选图书。据了解,厦门市图书馆也是国内较早实行开架借阅的图书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后,效果非常好,走进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多。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太珍贵!这部古籍详细记录了圆明园是如何建造的

9月12日,圆明园管理处正式对外发布,一直流落民间的珍贵古籍《圆明园匠作则例》重回圆明园,在圆明园正觉寺展出,展期10天。      《圆明园匠作则例》为当时营建圆明园时的成规定律   该《则例》两函共48册,涉及建筑、园林、工艺、材料、人工经费等内容,为当时营建皇家园...

国宝吉光照月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侧记

程毅中在观展   张稚丹摄   凑到展柜前,看着昏黄光源下的古书。啊,这是《尚书》,中国上古之书,汇编商周两代历史文献,也就是《书经》!这是南宋刻郑玄所注《周礼十二卷》,这是《春秋左传正义》,这是《孝经》,这是明代王阳明的《传习录》,这是北朝三书《水经注》《洛阳...

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图8位老专家回信,向国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国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你们离退休后仍心系国图发展和文化事业,体现了你们对“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的坚守。   习近平强调,110年来,国家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

国图办“最大规模”古籍展 《资治通鉴》残稿孤品亮相

【解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据悉,这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典籍展览中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   【同期】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雒树刚: 本次大展是我国近年来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次古籍专题展览,展览精选了330多件珍贵古籍,展现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