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触摸历史脉搏,传承闽南文化!这个周末来厦博亲子研学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对于家长而言

孩子的暑期生活尤为重要

今天要和谁在一起?

要去哪里?

要做什么?

和孩子一起

去一趟厦门博物馆

赴一场亲子研学之约

去看见、去尝试

去记住、去理解

做一个见多识广的弄潮儿 

小小年纪  大大梦想

7月14日

厦门松柏幼儿园的孩子们

和爸爸妈妈来到厦门博物馆研学营

他们穿上文质彬彬的儒生服

变身小考生,开启登科之旅 

小小身躯  大大能量

首先小考生们跟随主考官

进行一大波破冰游戏

手指舞、宝物运送、舞台表演等精彩互动

迅速打破了陌生感,消除了紧张感

为后续科举之路鼓舞士气

(擦把汗~) 

 

小小手掌  大大魔力

紧接着

小考生们与家长共同体验擂茶DIY

将茶叶、花生、芝麻擂成糊状

加入开水和匀

(再加点魔法,变变变变~)

在魔力小手的变幻下

夏日绿色消暑饮品纷纷出炉

擂茶DIY不仅开发小考生的想象力

还促进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以及孩子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关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三天行走城市,做“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的少年

2019年7月16日,由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共同举办的三馆联办夏令营正式开营。 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 【带你认识:三馆联合夏令营】 从2018年的暑假开始,这是三馆联办夏令营活动开展的第二年,今年是祖国七十周年华诞,此次夏令营也依旧跟随历史发展的轨迹,围绕着“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的主题,历时三天,带...

七夕不是情人节?周末来厦门市博物馆,过正港的“乞巧节”!

最近,厦博君的朋友圈已经“七夕节”刷屏。七夕节始于汉朝,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流传千年的节日,内容可不只是关于爱情这么简单! 那七夕到底是干什么的呢?相比日韩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又要反思什么?面对下一代,我们又该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要加强对中...

厦博馆藏明代画家尤求《饮中八仙图卷》曾亮相央视【组图】

第一组贺知章骑马,前一仆后二童,醉态可掬,行书诗二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第二组李琎骑马,四仆随之,行书诗三句“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第三组李适之抚几持杯,有四童呼应,行书诗三句“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

窑火传薪 三明将乐窑瓷器精品来厦博展出

台海网7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市博物馆近日迎来“窑火传薪”福建三明瓷器精品展,现场展出一批以将乐窑为代表的三明考古发掘成果。   三明市境内蕴藏丰富瓷土和水源,为陶瓷生产和运输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三明窑场众多,以烧制青瓷,青白瓷为主,兼烧酱釉瓷,窑址分布在区域内的各县乡中。其中,将乐窑是中国陶瓷文化大观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尤其是宋代将...

厦门市博物馆有位“历史迷”保安 每天坚持读书5小时

台海网5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这块墓志是关于厦门历史记载的最早文字记录,是唐代流传至今的历史文物。”在厦门市博物馆内,一名身着保安服装的工作人员,正为游客介绍《唐故颖川许氏陈夫人墓志》的历史背景。 他叫杨贵宝,今年61岁,是一位来自江西省抚州市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高中文凭的他,不仅能为游客熟练地介绍中国历史,还能将81章《道德经》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