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井盖能发出声光警示
小小发明家:徐伯寅
夜晚当行人走在路上,看到前方的市政井盖发出一闪一闪的灯光警示和蜂鸣报警时,这说明,这个井盖损坏了,千万不要踩上去。这是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分校五年一班的徐伯寅同学发明的《带声光警示的市政井盖》,分别获得了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福建省三等奖和厦门市一等奖。
这个市政井盖,有不少技术含量,首先,井盖外圈安装了16个LED灯光,晚上可以照明,这样行人或车辆在晚上就可以远远地看见下水井,起到警示作用,降低安全隐患。此外,安装了蜂鸣报警器,一旦井盖受损,就会触动井盖的报警开关,井盖就会发出声光报警。
徐伯寅同学说,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外地一则新闻:一名男童在嬉戏时踩到下水井盖,结果井盖破裂,男童掉入井中,被湍急的污水冲走而不幸溺亡。这让他感到十分痛心,他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行人走路有时也很难发现下水井盖是否存在问题,这就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怎样进行有效防控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他认为预防或减少井盖损坏才是关键。因此,他想对下水井盖进行改造。
在解决下水井LED灯用电的问题上,第一代时,徐伯寅采用的方法是在下水井附近设置供电装置,利用太阳能供电,白天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充电,晚上对LED灯进行供电。利用低感的光控装置供断电。在光线特别亮的时候灯会自动熄灭,光线较暗时LED灯亮,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约用电量,充分利用耗电设施。后来,在第二代中,徐伯寅把市政井盖的供电装置改造为直接借用市政路灯,简易实用。
徐伯寅说,这个井盖的设计,可以防止井盖脱落或破裂时,人们因没看清井盖损坏而掉入井里,同时让行人和车辆避开井盖,从而减少因对井盖的碾轧而带来损坏。接下来,他还希望能够进一步改造成可以利用地热和声控综合的系统。
据了解,徐伯寅从小热爱科学,二年级就经常看科技类书籍和电视节目,周末到科技馆玩,还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他平时就有很多奇思妙想,有的大人都想不到。”科学老师夏丽萍说,这个发明运用到了电路、太阳能、感应器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设备制作成本低,利用价值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个发明跟生活很贴近,而且是他主动观察并动脑去想的,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