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岑在创作。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周煜供图
林岑本名林秉坤,厦门人,生于1937年,20世纪50年代负笈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长期从事文艺工作。擅长中国花鸟画、书法,曾两次应邀到新加坡举办个人书画展;1992年在上海“朵云轩”举办“林岑书画展”;1995年代表厦门书画家访问日本;1996年参加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十人水墨画展”;2001年应邀到法国巴黎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代表厦门书画家访问台湾;2013年在传世艺宫美术馆举办“林岑指墨画精品展”……
台海网4月28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厦门艺术界又失去了一位名家。
昨天,消息传出,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画艺术家林岑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6日辞世,享年82岁。
昨天,林岑的儿子林司韦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父亲年迈体弱,过去一年一直缠绵病榻,但心态始终很好。“他是在睡梦中离世的,走得很安详。”
林岑是厦门书画界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艺坛的多面手———他擅长诗、书、画、印;在书法创作中,行、草、楷、隶、篆诸体皆备;在绘画领域里涉猎题材丰富,无论花鸟、山水,还是人物,均有涉猎。已故的厦门书法名家高怀曾评价他是“诗书画三绝”。
擅长写意
寥寥数笔勾勒生动形象
晨报记者此前曾多次与林岑面对面,聊起他的艺术生涯。
林岑曾说,他很早就接触书法。“5岁时,父亲买了颜真卿的《鲁公家庙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两本字帖给我,从此我开始迷恋书法。”林岑说,在临帖过程中,他将北碑南帖并重,互相融合,开始寻找自己的特色。后来,在本地书法名家虞愚、罗丹、高怀等前辈的指导和鼓励下,他又开始专心研习行草、篆刻。
相较于同龄人,林岑的成名较早。早在1961年,林岑就在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帮忙筹办预备展,他的楷书、魏碑等作品,受到业界肯定。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著名书法家郭化若在参观厦门郑成功纪念馆时,就对这个20多岁年轻人的作品倍加赞赏。
在书法上取得一定造诣后,林岑开始创作美术作品。他擅长写意花鸟画,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图案,更重要的是,在方寸之间就能显露出大气象。除了写意花鸟画外,他还擅长创作与山水、人物有关的题材。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林岑本身不喝酒,却画了不少跟喝酒有关的小品画。在这些画中,他把醉酒者的神态画得很逼真,让人忍俊不禁。
很“恋家”
走到哪里都会想念厦门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林岑的言语间都是对乡土的热爱。两年前,他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骨子里很“恋家”,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挂厦门。
有一次,林岑到法国巴黎参加展览,有朋友邀请他留在巴黎创作,但被他谢绝了。他说:“厦门是我生长的地方,有我最熟悉的人和物,让我一刻也不能离开。”
因为热爱厦门,林岑画过不少跟厦门有关的题材作品。其中,花鸟画的题材,多是厦门市花三角梅、市鸟白鹭等,意境颇深。2017年,林岑受邀参加晨报“大美厦门·艺术名家迎金砖”活动时,就特地创作了一幅《春潮》,希望向大众展示厦门市花三角梅、市鸟白鹭的优美风姿,让更多人了解“厦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