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不少校园团体来到烈士陵园祭拜先烈或在园区内宣誓入团。
台海网4月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敬礼!”昨日上午9点半,革命老战士的后代们在厦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相聚,以立正、敬礼的方式相互打着招呼。清明临近,他们来此缅怀先烈,在祭扫时列队前进,俨然一支训练有素的行军队伍。
这支近40人的特殊祭扫队伍,是厦门老战士后代联谊会的成员——其中有八路军、新四军后代及解放厦门老战士的后代。他们每人头戴一顶红星迷彩军帽,手持三朵菊花,全体列队行进,其中一人举旗在前排领路。年龄最小的参与者,只有一岁两个月。
现场
寒暄时互敬军礼
先辈精神代代相传
祭扫仪式开始前,战士后代们在纪念碑前集中,会面寒暄时相互“敬军礼”,军姿挺拔、动作一气呵成。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几位老战士后代合影留念。在镜头前,他们调整好站姿,右手随口令迅速抬起敬礼。一旁同为老战士后代的伙伴们看到这一幕,主动上前为他们指导姿势,“手心要微微内扣,这才标准!”
祭扫过程中,厦门老战士后代联谊会一行人祭扫了叶飞将军、安业民烈士陵墓以及厦门革命烈士纪念碑。会长许谦告诉记者,“中国梦是靠一代一代来实现,不忘初心、不违背先辈伟大的理想和志向,这种精神必须代代传承下去。”
前来祭扫的人群中,有叶飞将军的长女叶小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没有这些先烈,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所以我们都从心底里感恩。今天除了老战士二代,还来了不少三代、四代,也希望把先辈的精神传承给年轻一辈。”叶小楠说。
参加者中还有不少从外地赶来或祖辈战士不在此地的战士后代。原籍江苏的刘亚尧当兵转业到厦门工作后,很少有机会回江苏祭扫,而他的爷爷曾是新四军战士。“在厦门参加祭扫仪式,是向这一批共同奋斗的革命烈士,也是向我的爷爷表达敬意。”
故事
一家四代同来祭扫让后辈感恩幸福生活
76岁的林月枝此次携一家四代前来祭扫革命烈士——她的丈夫陈银忠是叶飞将军的部下,自1933年参军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林月枝告诉记者,此次来到厦门与其他老战士后代共同缅怀革命先烈,让她在和平年代回想起过去的峥嵘岁月,对现下的生活充满了感恩。
“这次我的女儿、外孙女、曾外孙女都来了。”林月枝此次带上一家四代、6位家人前来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是希望把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奋斗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也让后代学会感恩如今的生活。林月枝的外孙女陈露此次就带着刚满一岁两个月的女儿前来。她希望外公的红色精神能继续流传下去,于是给女儿取了个特别的小名——鸿雁。“取这个小名,是希望她能意志坚定,传承外曾祖父的精神。”记者看到,在等候祭扫时,小鸿雁坐在婴儿车里,还会偶尔哭闹,但当她跟随队伍依次祭扫烈士陵墓时,却像是明白什么似的,表现得颇为乖巧、安静。
名字与厦门有缘从福州赶来追忆父母
“生在日光岩下,所以我的名字里有厦门。”68岁的周岩霞跟记者说起名字里与厦门的缘分。周岩霞的父母都是解放军战士,原是山东人,参军后一路跟着部队南下到厦门。解放鼓浪屿后,她的父母在岛上结婚定居。1951年,周岩霞出生在日光岩下,原被父母取名为“岩下”,后将“下”取谐音改成“霞”。10岁那年,她跟着父母在福州定居,但因为父母的经历、自己名字的由来,她对厦门一直有份特殊的情感。
周岩霞告诉记者,父母已经去世十多年,她每年都会到福州的烈士陵园祭扫。而这次厦门老同学组织祭扫活动时,她也立即报名,从福州坐动车赶来,“毕竟这里曾是父母待过的地方。”父亲在世时,曾屡次跟她回忆起战争往事,教导她要热爱祖国、跟着共产党走;如今,父亲的战友还时常写下关于父亲的回忆,制作成小册子,寄到周岩霞家中。“来到厦门参加祭扫活动,也会怀念起父母的音容笑貌,感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说到这里,周岩霞的声音有些哽咽,眼里泛起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