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沈威/图)平日里,陈军一走进班级,孩子们都会像看见好朋友一样,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握手,甚至拥抱。他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时,也是“一呼百应”。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动,因为这是在特殊幼儿园,这里基本都是中重度的特殊孩子,其中许多孤独症孩子刚入园时与人交流都很困难。
这所特殊幼儿园叫厦门市心欣幼儿园,陈军是这里的园长,他也是一位醉心于特殊教育的厦门资深特教人。
从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搬迁,到厦门特教的多元发展,再到厦门特教向两头延伸发展,开办全国首家独立设置的医教结合幼儿园,陈军一直都是最前线的参与者。
他在厦门特教领域辛勤耕耘,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历程。
课程规范 开发培智课程教学用书
1998年9月之前,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还蜗居在思明区大字酒巷。此前一年,年仅25岁的陈军第一次来厦门,随后担任市特教学校教务处主任一职。
“我刚来那年,厦门市委、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就是投资2000多万元在前埔柯厝建特教新校区,占地四十亩。”陈军说。
硬件跟上了,软件配套也得赶上。但那时,全国各地特教学校新开办的多,还有部分从民政福利系统转到教育系统不久,教育教学都在摸索中进行,没有适宜的课程可供参照。
一到厦门,陈军就注重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和教学质量。当时国家还没开始提特教的高中教育,特殊孩子在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没地方可去了,所以陈军与当时的校领导共同主持了国家级的子课题——“初中学生的职业分流教育”,并开展职业高中教育。也就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培养特殊孩子的职业兴趣,五六年级分班,让他们尝试选择职业教育,到初中就基本确定这些特殊学生的职业专业,到高中阶段就有针对性的升学或就业。1999年厦门市特教学校确定这样的分流模式后,开设了工艺美术、服装剪裁等专业,实行“宽口径培养、小模块变化、大菜单选择”,让初中毕业的特殊孩子不再“无路可走”。
这套《职业初中分流教材》后来由陈军牵头编写,虽未正式出版,却成为全国各地上百所特殊学校的校本教材。
陈军在厦门特教领域的探索,一直未间断对多元课程的开发。2009年他在市教科院担任教研员期间,还组织全市部分普通和特教学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发了厦门地方课程用书的《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教师用书》,这是厦门第一套统一的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段教师用书。
由此,厦门特殊教育的课程得以规范,这也让整个厦门市特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质的飞跃。
两头延伸 参与筹办创新职业初中班
课程、教材慢慢规范,加上市里的重视,1999年,厦门特教开始向两头延伸——开办特殊教育的学前班和职业初中班,同时开始筹备职业高中班。
陈军记得很清楚,那年厦门特教针对随班就读学生开设的职业初中班还是全国首创,因为它实行“双重学籍,双重管理”。“那时厦门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中有大量的中度智力障碍患者,他们的学业质量并不令人满意。1998年起厦门小升初实行电脑派位,大量的初中也开始出现这类孩子。但由于普通学校的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特殊教育的资源手段还没跟上,这些孩子原本在小学就落后,到了初中就真的跟不上了。”
为此,陈军参与了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职业初中班筹办。这个班专门接收派位到中学的特殊学生,让他们到特校就读,但学籍挂在派位的普通校。职业初中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若学生的课业只有三年级水平,就从三年级补起,五年级水平就从五年级补起,同时进行职业教育,达到一定水平后还能考职业技能证。
课业要跟上,课外活动也不能落下。2005年,陈军任市特教学校副校长期间,牵头以学生为主正式成立厦门聋人足球队,代表福建省参赛,在全国聋人足球锦标赛中多次取得可喜成绩,还踢进了2007年全国残运会。尽管这支球队陈军直接负责只有短短4年,但谈起这支通过发现学生兴趣,进而挖掘学生潜能,创造辉煌历史的聋人足球队,陈军引以为豪。
2009年下半年到市教科院从事教科研工作后,陈军和市残联领导就开始商讨厦门的残疾儿童康复这块该如何提升质量、规范管理,那时,“尽快在厦门改扩建一所特教幼儿园”已逐渐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