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
▲核心提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学前教育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各界的关注,今年人代会期间,许多市人大代表提出与学前教育相关的议案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列入今年的工作要点,多次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座谈,并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听取并审议相关报告。
台海网7月2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要把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加快补齐短板,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状】
全市724所幼儿园 普惠性占八成多
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实地察看了8所幼儿园,涵盖公办园、民办普惠园、非普惠园及待批办园,了解收费标准、师资队伍、学生数量、教学内容和经费支出等情况。针对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召开了由市、区政府及教育部门、幼儿园管理者、办园者、幼儿教师等多方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组成人员一致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一定成效。市、区政府围绕公益性、普惠性、规范化发展目标,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制度不断完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努力构建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724所,其中:公办性质园334所,民办园390所(其中普惠性园307所),在园幼儿数15.97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占了八成多。本市户籍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8.33%,基本形成以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基础的办园格局。
【困境】
公办园入学难,不少班级人数超标
近年来,我市刻不容缓地加速幼儿园建设。2011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121所,同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全市现有民办园390所,比2011年增加了100所。在学前教育的投入上,我市一点都不手软,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从2011年的2.87亿元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12.69亿元,年均增幅28%。
不少市民纳闷,幼儿园也新建了不少,为啥还是感觉入公办园难。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直言:我市幼儿的增长速度实在太快,远远超过了建园速度。
近年来,我市在园幼儿以平均每年近6000人的速度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全市符合入园条件儿童将达6.9万人,比2016年增长43.4%,需要在三年内新增新建175所12班的幼儿园才能满足入园需求。
不少公办园一个班多达40人,大大超出教育部所规定的:“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这给管理也带来不少问题和困难。
民办园收费高,还有不少无证园存在
一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说,市民对民办园抱怨最多的是贵,同等办学条件下,民办园的收费要远高于公办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这些年一直在支持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即财政给补助,让民办园降费、限价。不过,视察组发现新问题:一些质量较好的民办园不想参与限价,一些参与限价的幼儿园想退出。一位民办园园长道出实情:房子租金、物价、老师工资等办园成本一直在涨,政府补助的钱又很有限。
上述问题,教育部门也发现了,今年我市已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并将补助的月份数从9个月提高到12个月。但因补助有限,一些民办园仍不愿参加限价,称要走特色路线,其实就是“高端、高收费”。
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市仍有403所无证幼儿园在运营,在园幼儿3.5万人。这些无证园大多数规模很小,多使用或租用城中村的自建房改造办园,教师持证率低,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
加大投入,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广覆盖
建园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整体工作部署,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合理确定幼儿园发展数量和区域布局,努力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广覆盖。
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市委民生补短板决定中提出的“建设幼儿园项目120个,新增幼儿园学位4.3万个”的学前教育工程的落实,不断提高公办园比例。严格落实幼儿园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三同时”制度,保障住宅小区规范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积极采取新增划拨用地办园、改造社会闲置房产资源办园、与工业园区合作办园等方式,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供给。
今年,我市特意出台政策,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达到消防技术标准的幼儿园,允许暂不改变房产性质直接依法申办消防相关手续。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还要尽快出台综合性措施,有效推动用地用房问题的解决。
公民办并举,完善多元化办园机制
社会力量办园是解决入园难的重要途径,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大力扶持的同时,还要加强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办园的体制机制。
鼓励多元主体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参照公办园财政投入标准和教职工管理政策,加大对集体园、国企办园、民办普惠园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的指导,探索设定市场最高价,防止价格过高,相互攀比逐利。缩小同等级民办普惠园与公办园的收费差距,最终实现同质同价。
要规范社会力量办园的管理,督促他们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对于目前存在的300多所无证园,要全面开展调查,分类施策。对于有一定规模和质量、各方条件都不错,仅因没房产证或用地性质等问题无法办理许可证的无证园,要专题研究,破解难题;对于有部分欠缺的,要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帮助整改;对于实在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提高幼师待遇,加强幼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目前,全市在园幼儿15.97万名,专任教师1万多名,师生比1:15,低于教育部的规定,同时,幼师收入总体水平不高。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要落实省政府关于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对公办幼儿园要及时配齐配足教职工;对民办园要将师生比配置情况纳入办学许可范围,及时建档管理,定期组织核查。要切实把好各类幼儿园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质量关。
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很重要,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设定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平均工资最低水平,切实把财政补助资金用于提高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同时,落实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晋级等方面享受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