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福建”古诗文全省大赛(厦门赛区)决赛现场。
台海网4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诗词热”蔓延至厦门,昨日上午,“读吧!福建”古诗文全省大赛(厦门赛区)决赛在厦门市图书馆举行,初赛脱颖而出的20名选手激烈比拼,几乎要“答爆”题库。最终,12岁的范洪炜获得“状元”。
现场:每轮都“答爆”题库
一开始,选手们就互不相让,每场都将10道基础题“答爆”,而不得不进行加赛。青少年组半决赛时,答完10道基础题仍未分出名次。直至第20题附加题,5号选手周亦轩写出10首李白的诗歌篇名,历经近1个小时才分出胜负。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范洪炜拿到了金奖,周亦轩、吴慧欣获得银奖,刘从春、刘楚唯和崔军获得铜奖。“选手们的水平很高,而且对诗词的认识没有停留于皮毛,我很高兴!”厦门市诗词学会原会长谭南周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比赛,他说,举办古诗文大赛能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城市更添风韵。
解密:考完基础题还有加赛题
本次大赛有线上诗词竞答游戏和线下古诗文大赛两种方式。线下比赛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全市共498人报名参加初赛,最终有20名选手(其中10名成人、10名青少年)进入决赛。
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精心编制了决赛题目,题目来自于专家组甄选的120首古诗文名篇。厦门市图书馆馆员曾玉娇告诉记者,两场半决赛和决赛的基本题为10道,同时又为每场比赛编制10道加赛题(包含一道附加题),并标上难度星号,前10道难度为1星,后10道题难度则为2星至3星;附加题是主观题,比如,需要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李白诗歌篇名,甚至让选手现场做对联等。这些题目,不只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也考验了选手的临场发挥能力。
【特写】
女“状元”范洪炜
利用飞花令记诗词
留着学生头、一身休闲装扮的范洪炜对于夺冠惊喜不已。她说,从报名到决赛只有不到20天时间,其实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来的。
“感兴趣。”范洪炜说,她对古诗文非常热爱,很小就开始背诗,小学二年级时开始大量阅读和诵读。那时起,她喜欢上了苏轼,每回读起《念奴娇·赤壁怀古》,总有感于大气磅礴的立意和情怀,便舍不得放下书本,一读再读。
范洪炜透露了学习古诗文的独门绝技——“飞花令”。她常为自己出题,比如背出带“花”字的古诗词,而且是背出整首,做好日常知识积累,此外还常和同学朱柏源切磋。
【链接】
看看这些题
你会不会答
本次大赛题目涉及面广,不只涉及诗词、散文、戏曲等,也涉及诗词背后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
下文列举三题:
1.青少年组半决赛第12题:《绝命诗》“纲常万古,性命千秋。天地知我,家人何忧。”请问此诗作者籍贯是哪?(D)
A、福州 B、莆田 C、泉州 D、漳州
2.青少年组半决赛第20题(附加题):请于三分钟内,尽可能多写下您所知李白之诗歌篇名。
3.总决赛第8题: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请问“砌”字何义?(A)
A、台阶 B、城墙 C、楼阁 D、窗棂(文/记者 黄雪燕 林路然 实习生 施璐璐 图/记者 张奇辉)
原文标题:12岁女孩获厦门诗词大会“状元” 选手几乎“答爆”题库
原文链接:http://www.fj.xinhuanet.com/shidian/2018-04/22/c_1122721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