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他把“天宫一号”写成闽南童谣 古稀老人创作150多首闽南语歌谣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少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日24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实习生 周皓欣 文/图)一位74岁的古稀老人,因为热心于闽南话的传承,写出了150多首闽南歌谣。如今他还把歌谣“唱”进了校园。

  他叫陈栋梁,是正宗的厦门人。他执导过37部闽南电视剧。对台影视音乐作品、音乐电视剧、儿童电视剧、闽南经典戏剧电视剧,他也都拍了个遍。

  原该安享晚年的他,却每天忙得“团团转”。他说,看到现在年轻的闽南人已连闽南话都不会说、不会听时,他就很寒心。于是,下决心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创新闽南新童谣。原来的闽南童谣只有歌词,没有曲调,并且内容都已陈旧。他开始像变“魔法”一样写出不少歌词生动、新颖而又朗朗上口的新童谣。比如写“白鹭”:“白鹭丝,白阁美,嘴呀尖尖站水边。目周金金相水底,等待相机要吃鱼……”歌词不但闽南味十足,更是将白鹭觅食的形象生动地跃然纸上。

  他还会紧跟着当下的新闻热点来创作歌谣。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陈老这样作词:“飞啊飞,飞到天空去,见到七仙女,跳跳迪斯科……”

  近两年,在陈老的推广和努力下,闽南新童谣和歌谣还走进社区和校园。现在的陈老,生活忙碌而又充实,每周两次无偿进社区教学闽南歌谣,还把课程带进小学,开办暑假夏令营……

  而陈老的受众,还不止厦门人,更有对岸的台湾。三十多年前他写的一首《土笋冻》,至今还在两岸流传。

  他最新的作品是响应厦门垃圾分类的《环保歌》和迎接厦门会晤的《厦门水》。他说,如今退休了,唯一的思维就是音乐。他要用音乐来跟社会保持同步,也要用新歌谣来让闽南话永远地传承下去,变成年轻人口中脍炙人口的流行歌。

相关新闻
“致敬嘉庚 筑梦大社”首场市集举办 融合闽南元素文创产品添趣

台海网10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下午,“致敬嘉庚 筑梦大社”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43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在集美大社戏台举行,首场“大社市集”亮相。  嘉庚学子、社会工作室打造了一场大社市集(嘉庚主题专场),结合嘉庚元素、闽南元素,展示创意与趣味兼具的文创产品。市集活动后还将陆续举办不同主题、不同文创类型的专场市集,为大社增添新的活力。同时,...

吴彬镪任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李顺兴任校长

台海网10月20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10月16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校领导班子任免的决定。会上,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国豪宣读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吴彬镪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李顺兴、李进金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并讲话。 省委经研究决定:吴彬镪同志任中共闽南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李顺兴同志任中共闽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闽南男子第41次献血 这次还带上了儿子

台海网10月17日讯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在爱心献血圈有 赤脚大仙 绰号的许旺明,再次走进漳州市中心血站,完成第 41 次无偿献血。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他和儿子一起献血。许旺明说,父子俩一起参加无偿献血,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许旺明 ( 右 ) 和儿子一起献血 许旺明今年 5...

“家校社”齐步走 厦门实验小学唱响垃圾分类童谣

台海网10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刘彦玫)“垃圾分类不用愁,认清四色不乱丢,红害绿厨蓝回收,其他旧物陈里头……”在厦门实验小学内,朗朗上口的“垃分童谣”,从一群小学生志愿者嘴里脱口而出。 10月12日,台海网记者走进厦门实验小学,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功能齐全的四色垃圾桶、...

体验厦门首条地铁:海景打造“最美上班路”(图)

中新社厦门10月7日电 题:体验厦门首条地铁:海景打造“最美上班路” “金砖”“闽南”元素亮眼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厦门首条地铁——地铁1号线6日到11日进行体验式运行,供市民体验乘坐,预期今年底试运行。这条地铁不但拥有独特的海景风光,其“闽南”元素和“金砖”元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