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给孩子们上课。
特教老师带领孩子们体验种菜。
台海网9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他们内敛,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被打扰;他们调皮,稍不留神就会与家长玩起捉迷藏;他们依赖,老师们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导他们学习一句话、养成一种习惯……
他们,海沧区锦里小学“辅读班”的学生。虽然孩子们受到了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困扰,但在特教老师眼里,他们都只是最单纯、最直接的学生——每一张笑脸,每一次进步,都胜过千言万语的感谢与祝福。
昨天,是第33个全国教师节,记者走进辅读班,聆听特教老师“特殊的”教师节故事。
他的学生打断讲课送祝福
“当时我就笑了,很开心”
“老师,我有句话想跟你说。”9月8日上午,特教老师王文龙正为学生们朗读着名为《教师节》的课文,突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课堂进程——蓄着短发的小芬(化名)举起手,快速地说道:“老师,我好喜欢你,教师节快乐!”说完,这个有智力障碍的女生甜甜地笑了。
王文龙本想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心,谁料,话还未说出口,一句单纯直接的祝福戳中了他的心。“当时我就笑了,很开心。”王文龙说,剩下20分钟课堂时间里,他都在偷着乐。
“这些孩子是最简单纯粹的。心里想什么,会立马说出来。”回忆起课堂情景,王文龙的脸上仍溢着欣慰,“刚来时,小芬不怎么会控制情绪,也摔东西。但现在,她能主动用语言表达感情了。”
特殊孩子话语的背后,藏着特教老师一点一滴的照料,日复一日的“雕琢”。
“一个孩子的进步,一个家庭的提振,是最持久的感动,也是最能激发使命感与成就感的事。”王文龙说,虽然这群“天使般的孩子”不谙人情世故,但他们却用最直接、最真挚的情感,送给了自己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她曾遭到父母强烈反对
“我要走好今后很长的路”
曾经,坚持特殊教育专业的薛雪芸遭到父母强烈反对;而今,逐渐理解这份工作的父母,竟在薛雪芸就职后的第一个教师节里,从漳州赶来,陪她过节。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薛雪芸在从事志愿服务时,接触到了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大二专业分流,对特教行业有一定了解的她,想要选择这个方向,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为此,薛雪芸和父母展开了“拉锯战”。拿出资料,拿出案例,多次说服后,她终于如愿以偿。
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就让薛雪芸有些手忙脚乱——自闭症孩子“坐不住”,上课不久,便会偷偷跑出去。无奈之下,薛雪芸只好向资深老师“取经”。
“这些孩子,不好管又很好管。一旦掌握了技巧,他们就会乖乖听话。”一周过后,薛雪芸摸到了一些“套路”:她挑选沟通能力强的孩子做班长,既维持了课堂秩序,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当好一名“新手”特教并非易事。薛雪芸说,入职到现在,她一直在做心理调适。“家长们有期待,孩子们很可爱。所以,我要保持活力,走好今后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