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与公共服务
美国政府积极鼓励博物馆增强其公共教育功能。为了适应公共教育的需要,当代美国几乎每家大、中型博物馆都设有教育部。
5美国博物馆的义工(志愿者)
义工现象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义工是美国博物馆的宝贵财富。义工绝大多数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大部分人均有正式职业(多为教师或艺术家),是在工作之余(甚至是利用午餐时间)来作义工。家庭经济收入都很稳定,一般无物质生活上的顾虑,教育背景较好,注重精神需求。
6美国博物馆的会员组织
会员制也是美国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会员组织。会员资格均为一年有效,一般没有终身会员,要维持会员身份,须每年缴纳年费。
7美国博物馆的观众
美国居民参观博物馆的热情非常高涨。在美国参观博物馆,常常一个家庭扶老携幼前来参观,看到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在活动室玩耍,老师带着学生在展厅和库房上课,老人坐着轮椅慢慢欣赏着艺术品,游客往来穿梭于各种陌生新奇事物中。
博物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课堂已经成为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到博物馆来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
8美国博物馆的宣传活动
美国博物馆十分重视宣传,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9美国博物馆的信息技术
美国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网站、局域网和藏品管理系统三大部分。迄今,绝大多数的美国博物馆在国际互联网上建有网站或网页。
10美国博物馆的筹款活动
与门票收入、会员费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相比,美国大多数博物馆最重要的财源是各种捐赠和赞助。因此,筹款成为博物馆日常活动的第一要务。
11美国博物馆的安全保卫
美国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全方位的,人、物齐抓,内、外兼顾,内紧外松,疏而不漏。尤其是“9·11”事件之后,美国博物馆的安全更是受到空前的重视,所有博物馆都普遍增加了安全保卫经费。
美国博物馆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化的运营理念和运作体系
(2)美国博物馆的开放性和国际化
(3)博物馆的品牌意识与品牌形象
(4)借鉴董事会制度
(5)推广业务主管负责制
(6)树立“观众第一”思想
(7)增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8)强化“藏品”意识
(9)建立会员制和义工制
(10)保卫人员素质与依赖先进设备并重
看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一定对本次讲座有了一点了解,其实很高深的专业知识如何让所有人都听懂,成为茶余饭后脱口而出的谈资?这需要一种积累,一种历练,一种高层次的修为!张仲淳馆长从事文博专业工作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
2010年,他作为国家文物局外派的中国博物馆界代表,受邀参加了由美国梅隆基金会赞助的美国博物馆考察之旅。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经历让他受益匪浅,至今记忆犹新!当地博物馆普遍具有强烈的“为公众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让他深受启发。
正是这些丰富的经验和美国实地考察的心得,使得这次的讲座有血有肉,既有专业评析又有趣闻故事。
300多张图片,每张都能讲出精彩,讲座从9:30一直持续到11:40,张馆长亲和而又幽默的风格,获得在场听众的高度好评!
厉害了张馆长!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听到如此精彩的演讲!
对了,我们的地址在这 ↓ ↓ ↓
一起来厦博吧!
世界那么大,史诗级的古物有着“她”所要陈述的故事。
在厦门市博物馆,你能感受到文物艺术的魅力。
来厦博,听有趣的故事,赏真正的甄品……
更多精品,等你来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