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首批赴台读本科的大陆学生即将毕业,近半留台读研(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刘强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相关新闻

  毕业30天得离台

  台教授为陆生抱不平

  本报综合消息 据台媒报道,首届684名大陆学生碍于“陆生毕业后30天内离境”的规定,如今正忙着打包行李。台高校教授为他们抱不平。

  台“教育部”官员刘智敏称,陆生由于无在台工作、实习需求,因此“教育部”认为毕业后停留30天应足够,若停留太久,恐衍生医疗、非法打工等问题,“对陆生反而不好”。然而,侨生、外籍生毕业后则可在台停留6个月。

  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说,一名即将毕业的陆生参加竞赛通过初赛,由于决赛在9月举办,只好放弃。

  世新大学国际传播系陆生曾雨亭说,平时课业忙,她本来希望趁毕业后一游宝岛,如今无法圆梦。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对此表示“三限六不”规定已让陆生有感是“二等公民”,“教育部”再规定有差别的离境时间,太不公平了。

  陆生用功勇于提问

  改变台湾高教生态

  本报综合消息 据台媒报道,陆生来台4年,对台湾高教造成什么影响?台高校表示,一些陆生上课总是早到、勇于提问,促使老师不敢迟到,且必须事前准备充分。此外,许多博士班出现陆生比台生多的状况,学校生态正在改变。

  台大教务长庄荣辉认为,普遍而言,大部分陆生都蛮认真、用功,有助于刺激台湾学生的学习。他主张不要对陆生限制太多,譬如让他们可以担任研究助理,校园气氛会更平等。

  “班上一些陆生很积极,我必须严肃以对。”世新大学一位老师说,现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且上课不能迟到,否则无法应对陆生接二连三的提问。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媒体:台生增加是趋势 陆生减少需正视

台生增加是趋势 陆生减少需正视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助理教授李孔智日前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台湾高中生申请大陆大学的标准大幅放宽,从“前标”(前25%)降至“均标”(前50%);加上大陆学费没有台湾贵,生活环境也不输台湾,学校也不错(全世界前五百大),预料台生赴大陆读书效应今年会更热络。而陆生又不来台湾,他忧心两岸高教处于不对等发展,未来台湾高校倒...

台媒称洪秀柱是“陆生共谍”线民 洪秀柱回应(图)

特别地检署最近大动作搜索王炳忠等4位新党青年军住所,传与侦办周泓旭共谍案有关,台媒更传发现有党政高层收受大陆情报组织金钱,并称已成功渗透到岛内政党系统。   12月28日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接受“POP抢先爆”广播节目专访,被问到是否担心会遭检调约谈,她以“非常好笑、不可...

皖台高校携手育才 冀推广合作办学模式

中新网合肥10月26日电(记者 赵强)“台湾铭传大学是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名字命名的,刘铭传是安徽合肥人,铭传大学跟安徽有很深的渊源,我们希望有机会将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复制推广到大陆不同的省份。”台湾铭传大学金融科技学院院长、刘铭传学院院长李进生日前接受记者专访...

陆客陆生陆资赴台通通都减 网友:因为台当局伤害大陆民众感情

台海网10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陆委会主委张小月昨日赴台当局“立法机构”进行业务报告,她指出,今年1月至10月,大陆游客总入台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5.4%,而2017年录取大陆学生2353名,较去年减少682名,减幅22.5%。至于陆资入台方面,今年1至9月核准102件,投资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件,同期则减少约4200万美元。   陆客陆生陆资赴台通通都减...

蔡英文的“善意”?耍“嘴炮”陆生无感!

台湾《旺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每当台当局要向大陆展示善意姿态的时候,陆生就成为很好的工具,就刻意强调陆生对增进两岸相互理解的正面价值。今年的10月10日演说,这一幕再度上演,蔡英文除了重复“新四不”的制式论调以外,为了呼吁大陆珍惜两岸30年来的交流成果,也学马英九把陆生搬了出来,认为两岸年轻人可以一起生活学习,相处的过程中,能理解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