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观点】
语言发展随时代变化 平时没必要限制太多
为什么这些网络词语会在学生中如此盛行?李建林分析,这些网络词语有的很传神,有的很简洁,有的还可以轻松地表达反讽、自嘲,使用起来更有趣味,因此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对于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词,李建林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他说,自古以来,语言就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它本身有新陈代谢功能,不好的词语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留下来的,基本是美的、好的,老师和家长不必过于慌张。
而且,有时候学生恰到好处地使用网络词语,会让人眼睛一亮。有一节课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大家在探讨杨修为什么会死。有个学生说,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用一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就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
还有个初三学生写作文介绍自己,开头就是“我们班的林大虾”,用“大虾”替代“大侠”,自嘲“粉丝不多”,哪些方面还是“菜鸟”。李建林说,这种戏谑、轻松的风格很传神,也不完全就是无聊用语,甚至还有一些美感。何况作文主张讲真话,来源于生活,平时没必要限制太多。当然,中高考这样的考试中,还是要注意使用规范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