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案例】
“中二元”“二次元”啥意思 老师上网搜索后才搞明白
逸夫中学教务处主任陈泽清是一名初三语文老师,在他批改的大量作文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网络新词,比如“中二病”、“二次元”,他不得不上网搜,“脱团”是什么意思?“星恋”又是什么意思?下次改到,才明白学生说的是什么啊。
不过他觉得,有的学生用网络用语,其实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比如“二次元”,他们叫漫画中的人物,就是这样叫的,他们不觉得这会造成沟通障碍。所以,他的原则是,学生写他们喜欢的就好了。
陈泽清说,要让学生学什么,前提是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这很重要。而学生喜欢的东西,又都是潮流的东西。语文老师不好当,没有相同的生活经历,没有共有的“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了。
陈泽清说,现在青少年阅读的东西相当有限。比如,《平凡的世界》以及莫言的有些作品,越来越远离这个时代,现在的孩子阅读起来,时空障碍就越来越多。以前的《草房子》、《城南旧事》,到现在还是推荐书目。而上世纪90年代后出来的青少年文学,有意义和价值,又能反映社会的文学作品,只能用篇来论。
老师刚搞明白是啥意思 学生说这个词已过时啦
“前段时间批改作文就看到有学生使用‘我真是醉了’,昨天跟我正在读初二年的儿子交流,他告诉我,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又有新的了。”大同中学副校长李建林教的是语文课,他说,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词,几年前就有,而且这些词语更新很快,不断在变化。有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未必跟得上步伐。李建林坦言,自己的孩子刚好也在成长阶段,所以自己平时很注意学习,不然恐怕也有代沟。
李建林说,学生不只是在考试中使用网络词语,在平常的作文、周记也有出现,至于日常生活中交流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会使用网络词或者听不懂,甚至会被同学嘲笑。
他梳理了学生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网络词,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大类。一种是谐音类,比如“喜欢”说成“稀饭”,用“童鞋”替代“同学”,用“555”来表示哭泣等。另一种是缩写类。比如,KO、PK、3Q(“thank you”)等,这些缩写词使用起来更简洁;还有一些缩写词其实是骂人的,比如BT(变态),但因为使用了缩写显得更委婉。第三种就是夸张类,比如最近常见的“真是醉了”、“哭晕在厕所”,还有出现更早的“我晕”等。还有一些属于恶搞类,有点粗俗,比如“屌丝”这个词,现在也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