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探索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密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特区新闻广场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日,市生态环境局对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授予“2024年厦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点”的称号。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近年来,厦门摸索出一套减污降碳的“厦门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减污降碳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一说到港口,总会让人想到“高耗能”、“高排放”这样的刻板印象。如何让港口这种重点能耗单位,也能助力减污降碳,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就用绿色智慧转型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永丰:自动化我们是从2021年开始项目启动,自动化智能化对节能这方面有帮助。后面我们对水环境就是污水的处理,还有大气环境。我们也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也一步一步项目的建设。我们的节能量比交通部的规定的单产的定额,我们肯定节约了50%以上。

如今厦门港已经实现全电化改造,码头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约2700吨,节能约215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400吨。海润码头被授予“2024年厦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点”的称号。

记者从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主要围绕城乡建设以及交通运输两大领域。同时聚焦多个重点行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为企业升级转型赋能。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四级调研员 郭振才:比如我们厦门轨道交通地铁公司,它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指挥能耗管理平台。它能非常好地运用光伏,服务于我们整个地铁运行过程中的温度管控,所以它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改革创新举措频出“奇招”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也在改革创新举措上频出“奇招”。比如用“双告知”撬动“大治理”,构建了以环境信息披露为基础的高效监管联动体系;出台全国首部环评与排污许可综合管理名录。这些“奇招”、“妙招”不仅服务经济稳增长,助力高质量发展,也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 特区新闻广场

相关新闻
“鹭汀游”将成海外游客新选择!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厦龙联程旅游产品发布

台海网1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雨晴)昨日,“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厦门龙岩联程旅游系列产品在福建长汀正式发布。这是作为厦门在“144小时过境免签时长延长至240小时,且停留活动范围拓展至福建全省”政策发布后的一项重要举措。 来中国“看海观山”,从世界文化遗产厦门鼓浪屿到龙岩客家土楼,从品味厦门“米其林”美味到龙岩“客家宴席”将成为海外游客的新...

112家特惠商户让利大放送!厦门工会会员服务日活动今天下午举行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李菁)1元购、10元购……112家特惠商户齐聚一堂,推出系列促销让利活动,与市民职工共庆工会卡发行12周年。   今天下午,由厦门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工商银行厦门分行共同举办的“双爱同心·和谐共赢”2024年“双爱典范”颁牌仪式暨工会会员服务日系列活动将在五一广场举行。   截至目前,厦门全市已有200万名工会...

历时2个月,岁末年初集中“送岗位”!厦门启动公共就业服务月活动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常海军)网约车司机、普通操作工、便利店店员、客服、保洁师……71家企业齐聚一堂,抛出250个岗位,总需求人数达2529人。   昨天上午,在厦门人力资源产业园展厅,厦门市人社局启动“‘就’在厦门‘业’兴未来”公共就业服务月活动。现场还配套开展求职招聘专场、直播带岗、创业服务成果展示、人社政策和新就业形态服务宣传...

营收超百亿、国家级称号……厦门这四家企业为何能领先一招?

台海网12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薇 陈素婷 通讯员 蔡萍丽) 继推出《点赞!TA今年带着200多家企业做了这些事!》报道后,导报记者踏上海沧区工商联会员企业探访之旅,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倾听企业家心声。在这次走访中,我们探访了海澳集团、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井食...

福建两市最新人事任免

厦门、三明最新人事任免,一起来看—— 厦门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2024年12月17日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任命温一鹤为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 (2024年12月17日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免去丁贤志的厦门市司法局...